-
民政部:为流动人口购买社工服务2012-11-29民政部等发文鼓励民办社工服务机构 新京报讯 (记者魏铭言 陈博)我国各级政府将以城市流动人口、农村留守人员、困难群体、受灾群众为重点,购买社会工作服务。 昨日,民政部发布与财政部联合制定的《关于政府购买社会工作服务的指导意见》,其中明确,各级财政要将政府购买社会工作服务经费列入财政预算,逐步加大财政投入力度,扩大政府购买社会工作服务范围和规模。 民政部社会工作司相关负责人介绍,社会工作服务是社会工作专业人才运用专业方法为有需要的人群提供的包括困难救助、矛盾调处、人文关怀、心理疏导、行为矫治、关系调适、资源协调、社会功能修复和促进个人与环境适应等在内的专业服务。 为确保社工服务多样化,民政部称,将通过适当放宽准入条件和简化登记程序等措施,鼓励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创办民办社工服务机构;采取财政资助、落实税收优惠政策、提供办公场所等方式支持民办社工服务机构发展。 来源:新京报 原文地址:http://gongyi.sina.com.cn/gyzx/2012-11-28/104239324.html
-
环球时报公益基金会成立2012-11-28晨报讯(记者 邹乐)环球时报公益基金会昨天在京成立,并推出“希望英才”青年学者资助计划。民众可通过环球时报公益基金会官方网站、官方微博等途径了解、跟踪、参与和监督项目,共同推动公益事业的发展。 据悉,该基金会成立后,来自环球时报社的200万元首批款项,将用于支持民间国际交流、中外媒体合作和资助教育、文化等项目。 来源:中国日报 原文地址:http://www.chinadaily.com.cn/hqsj/shbt/2012-11-28/content_7615815.html
-
非公募基金缘何冷落草根NGO2012-11-27公益热点 南方日报讯 (记者/赵新星)第四届中国非公募基金会发展论坛2012年会近日在广州召开。此次会上发布了由香港中文大学公民社会研究中心协同中山大学公益慈善研究中心共同完成的《非公募基金会课题研究报告》,报告通过对国内1096家2010年前成立的非公募基金会的调查表明,当前我国非公募基金会仍处于初级发展阶段,受调查的非公募基金会中真正开展针对草根NGO资助的仅占8.9%。 截至11月20日,全国非公募基金会今年新增数量已达218家,总数达到1591家,但这其中的大多数对于基金会的“散财之道”却并不精通,因此,本届中国非公募基金会发展论坛以“财劲其用,追求卓越”为主题,专门就“战略性社会投资”、“基金会的资助之道”等议题进行跨行业的对话与探讨。据悉,本次年会由15家非公募基金会共同主办,共有316家机构出席了本次年会。 用于支持民间公益资金极少 从全球范围内的经验来看,非公募基金会处于“公益生态链”的上游,其资助行为对于促进公益行业发展、解决社会问题及培育社会资本都具有重要作用。但《非公募基金会课题研究报告》的数据显示,我国非公墓基金会的公益资金支出规模总体偏小。 不仅如此,即使是在那些有开展资助型项目的非公募基金会中,真正对草根NGO进行资助的也仅占8.9%,且大部分集中于教育科研和扶贫助困两大传统领域。该报告对有开展资助项目的88个非公募基金会有效样本的调查表明,非公募基金会所支出的资金当中,62.9%的资金被赠予了高校等事业单位,6.5%的资金被用于资助政府机关。 非公募基金会应积极融入“公益生态链” 非公募基金会研究课题组负责人朱健刚指出,影响非公募基金会的资助意愿的主要有三大因素:首先,越开放、社会网络越丰富、与其他公益行业内其他组织合作越多的非公募基金会就越倾向于做资助;其次,越年轻的非公募基金会越倾向于开展资助项目;最后,基金会自身所秉持的价值观和理念是影响其资助方向的核心要素。 因此,报告建议,非公募基金会应该打破自我封闭的局限,积极实施“走出来”的战略,将自身设置为整个公益生态系统中的一环,以资助为纽带,将资助和筹款相结合,与专业的民间公益组织、社会创新家、媒体、学校等形成多样化的合作关系,以共同实现更高效的公益。 来源:南方日报 原文地址:http://funds.hexun.com/2012-11-27/148389895.html
-
近九成网友不知道公益网店的存在2012-11-26■ 本报记者 张雪弢 “双十一”似乎已经成为年末固定的电商促销“狂欢节”。今年淘宝和天猫再创纪录,单日交易额达到了191亿元。然而,不知道大家陶醉于电商促销的狂欢时,有没有关注到网络新军——公益网店的存在呢? 数据显示,从2010年起,陆续有300多家公益机构在淘宝开店,它们销售的产品主要有两类:一种是实物,比如面包、手工艺品、机构文化产品;另一种是虚拟产品,最常见的是指向特定公益项目的捐赠券,比如一顿午餐、一个爱心包裹、一份小额捐款。 根据淘宝网的数据,截至今年7月16日,共有33家基金会在淘宝网开设公益网店;截至8月13日,共有107家民办非企业单位、社团、工商性质的注册公益机构和107家非注册机构开设网店。 有专家认为,“高效”是线上公益的优势所在,也是越来越多公益机构与电子商务“联姻”的动机之一。 事实上,有多少人知道公益网店的存在?大家又是否愿意通过电商的平台来进行公益捐赠?《公益时报》与搜狐公益联手推出的“益调查”结果显示,近九成网友表示不知道公益网店的存在,其中71.76%的网友表示以后会关注。 调查结果 本次调查从11月15日17时至11月18日22时,共有2228位网友参与调查。 调查结果显示,71.76%的网友不知道公益网店的存在,但他们表示以后会关注。而16.3%的网友则表示既不知道,也没兴趣。还有6.11%的网友知道公益网店的存在,但没光顾过。仅有5.84%的网友知道公益网店的存在并且光顾过。 那么,大家是否愿意在电商平台上参与公益捐赠呢?42.89%的网友表示不好说,对于这样的新生事物需要观察一段时间。31.17%的网友表示愿意,他们认为这种方式方便快捷易操作。23.8%的网友则表示不愿意,不太认可这种捐赠方式。 在大家心中,公益网店的现状和未来发展会是怎样的呢?57.57%的网友认为,目前公益网店还不能够引起普遍关注,经营和管理的方式都有待改善与提高,同时也应该加大宣传推广的力度。14.33%的网友表示,公益组织同网络平台相结合,应该说是一种很好的途径,也是未来公益事业的发展方向。12.49%的网友认为,对公益网店自身来说,更关键的还是自身的经营能力,向成功网商学习营销、推广、管理,将是每一家公益网店经营者的必修课。 来源:公益时报 原文地址:http://www.gongyishibao.com/News/201211/146807.aspx
-
「缴费易」荣登“金典奖”榜单 获“中国电子支付行业最具影响力十大领军品牌奖”2012-11-22近日,由《经济》杂志社、中国商报社、中国贸易报社、全国商报联合会、中国国际经济技术合作促进会市场调研中心、中国经济创新发展联盟等权威媒体机构联合举办的“金典奖——第三届公众满意最佳典范品牌新闻发布揭晓盛典大会”于北京•人民大会堂召开,并进行《中国服务业企业专项调研报告(2012卷)》的最新发布,推介“全国服务业十佳优秀创新案例”。届时,有关国家领导人、政府官员、国际组织负责人、国内外优秀企业家以及行业内的专家学者和新闻媒体代表500余人出席大会。「缴费易」被“第三届全国服务业公众满意度主题公益调查”结果推选为“金典奖——中国电子支付行业最具影响力十大领军品牌奖”,奠定了「缴费易」在中国电子支付行业的领导地位,获得了业界广泛赞誉。 自2010年以来,已经成功举办了两届的“全国服务业公众满意度主题公益调查活动”,取得了很好的社会效果,得到了社会各界特别是企业界的广泛认可?;疃蒲〕隽艘慌矸褚的壳白罡咚降慕鹋品裼判愕浞镀笠导笆延判愦葱掳咐R荒暌欢鹊氖⒌浯蠡岜灰到绻惴河罡叩钠放颇甓?ldquo;奥斯卡”,已成为众多服务业品牌企业自检与相互交流的至高平台。人民日报、新华社、光明日报、经济日报、中国青年报、中央电视台、凤凰卫视、中国经营报、中国消费者报、中华工商时报、中国信息报、中国企业报、中国经济网等全国数百家新闻媒体对此次盛会活动作了肯定性的报道。 此次活动组委会执行秘书长孙崇铭介绍说,“见证•品牌的力量”为主题的服务业公众满意度调查活动采取“企业自荐、网民推荐、专家提名”三种方式推报候选名单,经严格的组织推举、网民投票、专家评审,最后推选出首届全国服务业公众满意最佳典范品牌企业近二百家,是本年度行业最具权威性和影响力的活动?!附煞岩住够?ldquo;金典奖——中国电子支付行业最具影响力十大领军品牌奖”殊荣,再一次彰显了「缴费易」在中国电子支付行业的实力。 「缴费易」作为国内领先的线下第三方支付品牌,以用户体验为出发点,秉承开放式的发展策略,广泛结盟各方合作伙伴,共同打造便捷易用的电子支付服务。自2003年推出线下支付服务以来,先后推出了水电煤缴费、热力、市政公交一卡通、手机充值、座机充值等缴费业务;信用卡跨行还款、银行卡查询、银行卡跨行转账等银行业务;订购机票、电影票、演出票等票务项目;中国扶贫基金会、中华环境?;せ鸹?、中华少年儿童慈善救助基金会、中华慈善总会、中国残疾人福利基金会、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福利彩票……公益项目;鲜花订购、游戏点卡、电子购物、报刊订阅等电子商务服务项目。“缴费易”通过不断创新来满足用户在电子商务领域的多元化需求,以全新的金融理念和成熟的研发技术搭建安全、便捷、高效的电子商务服务平台,为企业和个人提供全方位、多维度的电子商务服务。 经过10年的洗礼,电子支付得到了蓬勃发展,第三方支付企业在电子商务的发展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综合全面的支付产品,独特的线下支付方式,精益求精的服务理念,将使「缴费易」赢得更多企业及消费者的信赖,得到更大的发展空间。 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原文地址:http://www.cinic.org.cn/site951/qiye/pinpai/2012-11-20/606360.shtml
-
草根公益组织微博急求免税良方2012-11-21“今年还有40多万元余额,如果交25%所得税,就得上交10万元,心疼啊,这都是别人捐来做公益的,现在有捐款,我们都建议明年再捐过来了”。近日,广州金丝带特殊儿童家长互助中心在微博上发出求助信息:“注册后第一年申请免所得税被驳回,咨询上级主管部门,说是章程与免税资格认定的要求不符,于是今年按要求修改了章程打算再申请。日前获悉,即使修改了章程,也很难通过,急求已经取得免税资格的民非组织指导。” 然而,焦急的他们一直找不到可供借鉴的同行。同样的问题困扰着不少像他们这样的公益组织。2003年正式注册的广东省扬爱特殊孩子家长俱乐部(以下简称“扬爱”),2年前开始申请免税资格均被驳回。2008-2011年,扬爱已经缴纳了30多万的税金。 究竟什么样的条件才能申请免税?为何这些公益组织申请免税如此困难呢? 个案 申请免税屡被驳回 广州金丝带的副理事长罗志勇算了一笔账:今年该组织有40多万元余额,如果交25%所得税,就得上交10万元。“心疼啊,这都是别人捐来做公益的,现在有捐款,我们都建议明年再捐过来了”。 由于申请不了免税,该组织得像普通企业一样交营业税和所得税,每年3%的营业税由捐赠收据抵消了,可是最大头的每年25%所得税却得照常交。 广州市金丝带特殊儿童家长互助中心成立于2006年6月30日,于2011年10月在广州市民政局成功注册为民营非企业单位。金丝带是由户籍在广州市或孩子在广州市治疗的癌症患儿家长自发组成的非盈利民间互助组织,组织使命是尽最大努力减少癌症对儿童及其家庭所造成的痛苦和伤害,开展探访癌症儿童、重症儿童愿望成真等项目。 罗志勇现在很焦急,眼看快到年底了,“如果明年1月又通不过,就得再等下一年了,一年只有一次申报免税机会”。 他解释道,金丝带2011年成立,今年1月申请去年的免税。第一次申请,以为已经符合非营利要求,只要交表格给广州市民政局申请免税就行了,谁知道被驳回。今年经过学习,发现原来申请免税是先要被认定为非营利组织。“而这个认定不是我们理解的注册时按广州市民政局的格式章程来写就行。”广州市民间组织管理局曾表示,“去年很多民间组织也是因为章程问题没有被认定是非营利”。 到底该怎么做才能取得免税资格,罗志勇依然一头雾水。罗志勇说,他们已经在广州市民政局的服务窗口投递了章程修改申请,根据广州民间组织管理局的意见进行了修改。但章程的修改是否能通过认定,关键得看广州市地税局。 相同的困境也困扰着广东省扬爱特殊孩子家长俱乐部(以下简称“扬爱”),其财务与行政管理负责人告诉记者,2年前,扬爱开始申请免税,但都被驳回,理由是章程和条款注明不明确。扬爱目前得像普通企业一样交税,一年要交7万元左右的税。该负责人说,为此俱乐部不少人都感到很憋屈。“明明是非营利性组织,既没有股东也没有分红,大家都是在做公益。而且财务信息从来都是公开透明的,为什么还要交税,设置那么多门槛?” 据悉,扬爱诞生于1997年5月25日,为帮助残障儿童家长而生。2003年元月,在省民政厅登记注册为民办非企业单位,并改为现名。扬爱有关负责人透露,2008到2011年,扬爱就已经交了30 .3万元的税金。 指南 [谁来认定] 在广州市市级、区(县级市)级登记管理机关批准设立或登记的非营利组织,其免税资格申请由各区(县级市)企业所得税主管税务机关受理。市级和区(县级市)级的财政部门分别会同本级的国、地税部门组成非营利组织免税资格认定工作小组,工作小组办公室设在同级财政部门。 [申请时间] 认定机构每年对非营利组织进行一次认定。申请免税资格认定的市级、区级非营利组织,应在次年1月1日-2月28日提出申请。非营利组织免税资格期满的(有效期为5年),应在期满前三个月内提出复审申请。 [非营利组织免税资格认定条件] 1.该非营利组织为依照国家有关法律法规设立或登记的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基金会、民办非企业单位、宗教活动场所以及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认定的其他组织; 2.从事公益性或者非营利性活动,且活动范围主要在中国境内; 3 .取得的收入除用于与该组织正?;疃泄氐摹⒑侠淼闹С鐾?,全部用于登记核定或者章程规定的公益性或者非营利性事业; 4.财产及其孳息不用于分配,但不包括合理的工资薪金支出; 5 .按照登记核定或者章程规定,该组织注销后的剩余财产用于公益性或者非营利性目的,或者由登记管理机关转赠给该组织性质、宗旨相同的组织,并向社会公告; 6 .投入人对投入该组织的财产不保留或者不享有任何财产权利,本款所称投入人是指除各级人民政府及其部门外的法人、自然人和其他组织; 7.工作人员工资福利开支控制在规定的比例内,不得变相分配该组织的财产,其中:工作人员平均工资薪金水平不得超过上年度税务登记所在地人均工资水平的两倍(据市统计局统计,广州市城镇单位2011在岗职工年平均工资为57473元),工作人员福利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执行; 8.除当年新设立或登记的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基金会及民办非企业单位外,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基金会及民办非企业单位申请前年度登记管理机关的检查结论为“合格”; 9.对取得的应纳税收入及其有关的成本、费用、损失应与免税收入及其有关的成本、费用、损失分别核算。 回应 民政部门:全公益民非免税呼吁值得关注 南都记者从广州市民间组织管理局了解到,此前的申请程序是每年公益性社会团体向民政部门提交申请后,由民政部门负责对公益性社会团体的资格进行初步审核,再由财政、税务部门会同民政部门对免税资格进行审核确认。但是从今年开始,有关非营利组织免税资格认定工作全部直接由市财政局、地税局、国税局负责,民政部门不再参与,要申请免税资格的非营利组织可直接向税务机关提出申请并提交材料。 广州市民间组织管理局有关负责人表示,他们也收到不少民办非企业单位关于申请免税资格难的反映,“主要是税务部门在认定民非组织的非营利方面十分严格”。他表示,民间局也积极呼吁财税部门给予支持,让更多从事公益服务事业的民办非企业单位享受税收优惠政策。 据悉,截至2012年9月30日,广州市注册登记的社会团体共1537个,民办非企业单位共3116个。其中,在广州市本级登记的公益服务类社会团体有45家。广州地税局资料显示,2011年免税资格的非营利组织名单共有广州科技企业孵化协会、广州市医药会计学会等24家。业内人士表示,获得免税资格的,大部分是有政府背景的基金会、社会团体。 对此,广东省民政厅政策法规处处长王先胜认为,全公益类民非要求免税的呼吁值得关注。他说,民办非企业有两类,一类是有营利的,比如民办医院、学校等,另一类是无收益,完全公益性的。后者要交税就有点委屈。如果能给他们免税,对扶持民非的成长和公益事业的发展大有好处,希望有关部门能调查一下,在税收方面给予支持。 来源:凤凰公益 原文地址:http://gongyi.ifeng.com/news/detail_2012_11/20/19360704_0.shtml
-
公益组织为农村现代教育建言2012-11-20为促进学界、政府、媒体、社会组织等社会各界共同探寻快速城市化进程中农村教育的未来,21世纪教育研究院联合香港乐施会(微博)、北京西部阳光农村发展基金会等公益机构于近日在京共同举办了“一切为了农村学生”农村教育高峰论坛。 会上,21世纪教育研究院院长杨东平发表了对农村教育布局调整的十年评价,21世纪教育研究院的相关研究报告也将在近期正式发布。与会专家期待以民间视角探讨农村教育,推动其解决问题和质量提升,探索真正符合农民和农村需要的现代教育,并为中国农村教育的改革和发展建言献策。 南方日报记者 赵新星 通讯员 张琳琳 10年间我国农村小学数量锐减过半 “农村小学减少22.94万所,减少了52.1%;教学点减少11.1万个,减少了六成;农村初中减少1.06万所,减幅超过1/4。”21世纪教育研究院院长杨东平指出,这是2000年到2010年十年间中国农村发生的现象,平均每一天就要消失63所小学、30个教学点、3所初中。 与此同时,10年间,我国农村小学生减少了3153.49万人,减少了37.8%,农村初中生减少了1644万人,减少了26.97%。农村初中就读的学生减少了约22%,农村小学就读的学生减少了11.5%,他们大多数进入县镇初中和县镇小学。 21世纪教育研究院的研究报告指出,农村学生的减少,除了是由于学龄人口的大幅度减少,还由于城市化进程中的劳动力转移,大量贫困地区农民进城务工,带走了部分学生。进入城镇的农民工随迁子女,又形成了另外一个人群:流动儿童。 杨东平认为,大规模的“学校进城”后,农村学校日益荒芜凋敝,农村教育出现了“城挤、乡弱、村空”的危局。 学校撤并幅度远大于实际需要 农村学校大规模撤并的背后,是我国农村学校布局调整政策。这一政策在上世纪90年代末成为实施国家贫困地区义务教育工程的重要内容和目标之一,在2001年之后成为指导我国农村基础教育的国家政策,在2012年被“叫停”。 “为什么撤点并校政策引起了国家和政府的强烈关注,以至于今年9月国务院下文叫停,就是因为撤并的规模之大远远超过了自然的状态。以小学为例,小学学生在这十年当中减少了37%,学校减少超过52%。学校撤并的幅度远远大于学生减少的幅度。”杨东平说。 21世纪教育研究院报告指出,地方政府出于减少财政支出、方便教育管理的“自利”倾向,有强烈的撤并动机,以超前布局规划、一步到位、“一刀切”的方式,撤销那些本应保留的农村学校,行政命令、指标化的做法,使得农村学校撤并蒙上了生硬的色彩。 农村初中生上学平均路程34.93里 据21世纪教育研究院报告认为,过度的学校撤并导致学生上学远、上学贵、上学难。通过在10省农村中小学进行的抽样调查表明,农村小学生学校离家的平均距离为10.83里(1里=0.5公里),农村初中生离家的平均距离为34.93里,流失辍学及隐性流失辍学率提高。 农村地区实行集中办学后,发展寄宿制学校是解决学生上学远的主要措施。据21世纪教育研究院在十省的调查显示,农村小学生寄宿生比例为39.8%,初中生的寄宿比例达到61.6%。但已建成的寄宿制学校由于普遍缺乏配套的生活设施、教师等,存在一些突出问题。 家庭因寄宿增加额外的费用,据21世纪教育研究院2008年对山西、河南、四川、江西、云南、广西等地23所农村寄宿制学校的调查,中部省区每学期增加657.3元,西部省区为每学期787.8元。 该研究院实地调研发现,寄宿生住宿条件普遍较差,多数缺乏食堂、洗浴、热水供应等基本生活设施。 农村寄宿制学校中学生的营养状况堪忧,农村小学生中寄宿生的身高,在不同年龄段均比走读生低3至5厘米。 杨东平认为,不应当是单一经济主义维度的办学效益评价撤点并校政策的成败,而需要平衡教育公平、教育质量、教育效益三者关系。 “后撤点并校时代”政策建议 从2006年起,农村学校布局调整带来的系列问题引起了中央和教育部的重视,并开始有意识的政策纠偏,农村教育正在进入“后撤点并校时代”。 21世纪教育研究院重申教育的基本价值,强调坚持就近入学、公平优先、探索适合农村需要的教育、保障农村教育的各种投入,“小规?;?rdquo;、“小幼一体化”和乡村教育的混合模式,是农村教育可行的几种模式。参加此次论坛的原国家教委副主任柳斌、教育部基础教育司政策法规处处长高学贵等嘉宾也提出了类似的观点。 21世纪教育研究院就教育经费投入提出了几点政策建议:保障农村义务教育经费。探索义务教育经费的“预算制”,由各级政府足额拨付;合理配置农村义务教育资源。改变盲目追求“学校进城”的规划,因地制宜,分段实施,先建后撤;重视农村教师的本地化、乡土化;采取特殊政策建设好农村小规模学校;促进教育治理的民主化、地方化。农村教育政策的制定,需通过充分的论证和公正程序,充分反映基层政府、农民的利益主张。 来源:南方日报 原文地址:http://news.163.com/12/1120/08/8GO7QNEK00014AED.html
-
中国农村学校每天消失63所 10年减少一半2012-11-19本报讯 昨天,21世纪农村教育高峰论坛在京举行?;嵘?,21世纪教育研究院院长杨东平发布了《农村教育布局调整十年评价报告》。报告显示,2000年到2010年,在我国农村,平均每一天就要消失63所小学、30个教学点、3所初中,几乎每过1小时,就要消失4所农村学校。 农村校10年减少一半 报告显示,从2000年到2010年十年间,农村小学减少22.94万所,减少了52.1%。教学点减少11.1万个,减少了6成。农村初中减少1.06万所,减幅超过1/4。10年间,我国农村小学生减少了3153.49万人,农村初中生减少了1644万人。他们大多数进入县镇初中和县镇小学。 这份报告指出,农村学生的减少,除了学龄人口的大幅度减少外,城市化进程中的劳动力转移,大量贫困地区农民进城务工,也带走了部分学生。进入城镇的农民工随迁子女,又形成了另外一个人群:流动儿童。杨东平认为,农村学校日益荒芜凋敝,农村教育出现了“城挤、乡弱、村空”的危局。 过度的学校撤并导致学生上学远、上学贵、上学难。根据研究院在10省农村中小学的抽样调查显示,农村小学生学校离家的平均距离为10.83里,初中生离家的平均距离为34.93里,流失辍学及隐性流失辍学率提高。 杨东平介绍,农村地区实行集中办学后,发展寄宿制学校是解决学生上学远的主要措施。但已建成的寄宿制学校普遍缺乏配套的软硬件设施,也使农村家庭因孩子寄宿增加了额外费用。 农村校问题已获重视 从2006年起,农村学校布局调整带来的系列问题引起了中央和教育部的重视,并开始有意识的政策纠偏,陆续下发了文件。2011年发生的甘肃校车事件,对这一政策的反思达到新的高度。温家宝总理在国务院常务会议以及在各地调研教育状况时,多次对规范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布局调整提出意见要求。 2012年9月,国务院办公厅下发的《关于规范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布局调整的意见》,提出“坚决制止盲目撤并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在完成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布局专项规划备案之前,暂停农村义务教育学校撤并”。 研究报告建议,“小规模化”、“小幼一体化”和乡村教育的混合模式,是农村教育可行的几种模式。同时,加大对农村教育政策和经费倾斜,通过保障农村义务教育经费、合理配置农村义务教育资源、重视农村教师本地化、在农村地区建设小规模学校等方式,做到真正不让一个孩子失学,办好每所学校。 来源:新京报 原文地址:http://gongyi.ifeng.com/news/detail_2012_11/19/19297592_0.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