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芦山地震开启公益捐赠新格局2013-05-21▲2013年4月21日,来自基金会和民间组织的救灾物资运抵芦山县。 2008年汶川地震,中国各级红十字会共获得138亿元捐赠款物,当年全国公募基金会合募款物为38.64亿元,红会捐款是后者的3.57倍。五年后的芦山地震,红十字会系统截至目前获捐款物9.02亿元,而基金会则为13.8亿元,比例已下降到不足后者七成。 在芦山地震中,一些公信力较好的基金会呈强势发展,打破了政府、红会和慈善会三大获捐平台垄断的局面。公众成为推动此次变革的力量。中国公益捐赠资源,正面临着洗牌和重构格局的变化。 红十字会 获捐款物降至基金会七成 对于红会募款减少的原因,徐永光表示,一方面不排除“郭美美事件”的影响,另一方面也跟本次政府未指定捐款平台有关。 在其中,但对于此次震后9亿余元的捐款,公众捐款的人次和金额具体有多少,红会宣传处处长陶艺军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尚未进行统计。 不过,在清华大学创新与社会责任研究中心主任邓国胜看来,这次红会的表现可圈可点,不仅反应快,而且与汶川地震相比,专业化程度更高,比如专业的供水队伍、公共卫生队伍,这是其他慈善组织不可比的。 邓国胜认为特别值得一提的,是红会正在与民间组织建立沟通协调机制,并准备打破以往红会募集资金几乎都通过红会系统实施的形式,“这次准备通过招投标的方式,购买民间组织的服务。” 截至5月19日10点,中国红十字总会官网上显示:中国红十字会系统在芦山地震后接受社会捐赠款物合计90225.81万元,其中,捐物26030.47万元。根据其网站上中国红十字会组织发展概况资料显示,这个系统里应该包括有全国由省至县里的3000余个红十字会。 据中民慈善捐助信息中心此前的数据显示,2008年汶川地震募集的社会捐赠资金中,总计有21.1%流向了政府指定的红十字会系统,只有5.9%流向了公募基金会。 虽处于社会质疑的风口浪尖,但芦山地震后,红会系统仍获得了9亿余元款物捐赠,仅占其他基金会13.8亿捐款的七成,而五年前汶川地震时,红会捐款是后者的3.57倍。 对于红会募款减少的原因,南都公益基金会理事长徐永光表示,一方面不排除“郭美美事件”的影响,另一方面也跟本次政府未指定捐款平台有关。 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业内人士分析称:“红会获捐量与汶川相比有所减少,但仍会获得相应的支持,比如一些长期合作的企业仍然会捐款给红会。” 在中国红十字总会官网上,芦山地震捐赠名录保持着每日更新的速度,许多来自普通公众小至一元钱的捐款也 慈善总会 缺少政府支持遭遇募款难 邓国胜评价,中华慈善总会表现低调可能是因为其缺乏活力,也不擅长救灾,在政府未将其指定为捐款接受平台后,募集不到资金。 与红会一样,作为两大官办背景的公益组织之一,以往每有重大自然灾害发生,慈善会均会成为受政府指定的接受捐款平台之一。汶川地震后,中华慈善总会接受捐款10.76亿元,占整个捐款总量的1.63%,是当时全国公募基金会捐款总量的三分之一,而芦山地震后,据慈善总会工作人员提供的数据,截至目前,其捐款量降至基金会捐款总量的二十分之一。 截至2013年5月15日15点,中华慈善总会共收到捐款6069.28万元,物资700万元,共计6769.28万元。但对于公众捐款所占比例,中华慈善总会与红会一样,均尚未进行统计。 邓国胜评价其在芦山地震后的表现“非常非常低调”,他认为,可能是因为慈善总会缺乏活力,也不擅长救灾,因此在政府未将其指定为捐款接受平台后,募集不到资金。 无论低调的原因何在,作为官办公益机构,“只有去行政化改革,回归慈善组织的本质,政社分开,去除行政级别、打破铁饭碗,才能涅槃重生。”邓国胜说。 徐永光认为慈善会改革迫在眉睫,“中国慈善行业最大的问题是慈善会系统,慈善会是以社团之名行基金会之实,是一个纯粹的政府基金会,不能按基金会管理条例约束自己的行为,是一个不依法行事的机构。” 基金会 捐款量大考验组织能力建设 一些新兴的基金会尽管获得捐赠较多,但组织能力未必跟得上,人才短缺,项目官员经验不足,能否花得好社会捐赠,将是很大的挑战。 与红十字会和慈善会捐款比例下降相反,壹基金、北京韩红爱心慈善基金会等新力量的崛起,致使以传统老牌基金会为主导的格局发生变化。 据基金会中心网统计显示,截至目前,全国约143家基金会(其中81家公募基金会,62家非公募基金会)在芦山地震后筹款13.8亿元左右(不包括基金会捐给基金会的重复性捐款),其中,壹基金获捐量位列第一,韩红爱心慈善基金会也名列前茅。 “这是慈善回归民间的转折点,也是公众捐款‘用脚投票’的开始。”徐永光表示。 基金会虽然人气高涨,但仍有空间尚待提升。 据基金会中心网分析,此次基金会的全部捐款中,公众捐款比例约占10%,而这其中,又有80%以上来自壹基金的公众捐款,多数基金会公众捐款比例远远低于这个平均值。 “这次基金会的表现总体不错,但两极分化比较严重。社会捐赠资金主要集中在少数几家基金会,个别基金会虽然获得1亿捐赠,但也只是一家企业的捐赠??杉?,中国民间有活力的基金会太少,公众可选择余地不大。”邓国胜分析。 此次获得公众捐款比例较大的基金会,也不乏一些官办基金会的身影。 除了得到公众认可的中国扶贫基金会外,上海市慈善基金会截至目前获得了7587万元款物捐赠,其中公众捐赠接近10%;而中华思源工程扶贫基金会,截至5月16日12时共筹得款物4389.07万元,公众捐赠达14.47%。项目扎实、信息透明,是其获得公众认可的共同原因。 “有官方背景的NGO,只要改革了,魅力照样四射,充满活力,但不改革,很难赢得公众的信任,这对其它有官方背景的公益慈善组织来说是非常好的警醒和榜样。”邓国胜说。 邓国胜也坦言,对于受到公众热捧的基金会能否承担起考验,表示“担忧”。 “个别基金会获得的捐赠太多,而组织能力未必能跟得上,特别是一些新兴的基金会,人才短缺,项目官员经验不足,能否花得好社会捐赠的巨资,将是很大的挑战。” 政府主动淡出开放劝募 民政部的公告等于明确表态,我不接受捐赠了,要捐政府只能捐给灾区政府。 此次芦山地震,在业内人士看来,真正具有深远意义的,是来自政府的决心。 据中民慈善捐助信息中心此前统计,汶川地震募集的社会捐赠资金中,58.1%流向了只可以接受社会捐赠的政府部门。而据邓国胜随后的调查估算,这个比例可能在80%以上。 而此次芦山地震,中国政府给了民间公益组织一个前所未有的资源空间。 4月21日,芦山地震发生的第二天,民政部发出《关于四川芦山7.0级强烈地震抗震救灾捐赠活动的公告》,公告在捐赠渠道导向方面规定:个人、单位有向灾区捐赠意愿的,提倡通过依法登记、有救灾宗旨的公益慈善组织和灾区民政部门进行,捐赠以资金为主。 “民政部等于明确表态,我不接受捐赠了,要捐政府只能捐给灾区政府。据了解,这次民政部一笔捐款都没有收。”徐永光说。 中国慈善联合会副秘书长、中民慈善捐助信息中心副主任刘佑平也表示:“虽然不排除个别地方民政部门也会收些捐款,但因为公告的发布,估计这部分捐款会很少,政府这次很低调。” “这次民政部门非??鳎谥鸩椒趴澳际谐?,我个人认为,这次政府获得的捐赠比例肯定远低于汶川地震。”邓国胜预测。 而结合慈善会系统的低调表现,邓国胜的另一个揣测则是与民政部门同一个牌子的慈善会为配合民政部而故意让出劝募空间,“如果是后者,民政部门的公告及慈善会的低调非常值得赞美。”邓国胜说。 来源:京华时报 原文地址:http://news.xinhuanet.com/gongyi/2013-05/20/c_124735029.htm
-
雅安地震月度盘点:基金会募款金额已超汶川地震2013-05-211.基金会中心网建立基金会善款募集、使用统一信息披露平台,方便政府、媒体、公众零成本监督,未来三年将持续跟踪雅安地震善款流向 截止2013年5月19日8点02分,根据基金会行业第三方信息披露平台——基金会中心网基于互联网数据信息的整理统计,全国共有144家基金会已参与地震救援和灾后重建工作,共募集善款和物资已达13.79亿元人民币。其中深圳壹基金公益基金会募集2.85亿元、中国扶贫基金会募集2.48亿元、中国初级卫生保健基金会募集1亿元、上海市慈善基金会募集7587万元、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募集7056万元。参与雅安地震救援和灾后重建工作的144家基金会共累计支出款物合计3.05亿元人民币。基金会中心网已建立在线专题,详细披露善款募捐和善款流向的数据和信息,并将在未来三年跟踪善款流向并定期发布报告,保证实时在线向公众公开,方便政府监管部门、广大媒体和公众随时查询监督。网址:http://www.FoundationCenter.org.cn/newindex.html 2. 参与雅安地震救援和灾后重建工作的144家基金会中,已有62%基金会披露支出善款用途,51%基金会披露善款灾后重建使用方向,和汶川地震灾后成鲜明对比 地震发生后12小时内,基金会中心网同全国参与救灾的基金会建立联系,发布信息披露标准,并同基金会保持热线沟通。截止2013年5月19日8点02分,深圳壹基金公益基金会和中国扶贫基金会等89家基金会已披露了善款用途,主要用于灾民生活必需品的提供以及教育、卫生医疗和基础建设等方面。灾害救援工作已进入过渡安置和灾后重建阶段,根据本次地震灾区恢复及灾区群众的需求,基金会募集的善款将投入到灾后重建阶段的各类软、硬件建设中。144家基金会中有74家已明确了未来善款的主要使用方向,而如何有效地使用善款也将成为下一阶段各基金会面临的巨大挑战,其余没有披露善款用途和资金使用计划的基金会也将成为未来公众关注的重点之一。 五年前,汶川地震之后,中国救灾捐赠高达760亿,其中基金会募集的资金达13.75亿,根据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邓国胜教授团队的调查结果,在一年之后,仅有4.7%的捐赠者非常清楚捐赠资金的流向,而66.7%的公众明确表示不太清楚捐赠资金的流向。为了改变基金会善款流向不透明的现状,国内35家基金会于2010年共同发起成立了基金会中心网,建立基金会行业信息披露平台,打造透明健康的公益文化。 3.《中国基金会4.20救灾行动自律联盟公约》即将发布,行业自律迈上新台阶 为贯彻民政部《关于四川芦山7.0级强烈地震抗震救灾捐赠活动的公告》精神,响应中国慈善联合会《关于动员会员和社会各界救援雅安芦山地震灾区的紧急倡议》,基金会中心网与多家基金会于4月23日共同发起成立“中国基金会4.20救灾行动自律联盟”。该联盟由参与芦山地震救援、过渡安置和灾后重建的公募基金会和非公募基金会自愿加入。自律联盟即将发布《中国基金会4.20救灾行动自律联盟公约》,参加自律联盟的基金会承诺将全程公布接受、拨付和使用捐款的情况,接受捐款人和社会监督,接受政府监管,如实回答公众和媒体质询,承担相关的法律责任。 4.在线募捐平台和基金会中心网平台强强联手,善款募集、使用和监管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 基金会中心网作为专业的第三方信息披露平台,接受微公益平台的委托,联手启动#透明微公益#行动,披露在该平台上发起项目的15家基金会,公示其36个项目的善款使用情况,确保所有善款透明公开,对10万捐款用户负责。根据信息披露专题显示,参与微公益平台筹款的基金会已投入灾区款物合计1.6亿元,主要涉及灾后教育、卫生医疗和基础建设等领域。在今天信息时代,专业的在线募款平台同专业的信息披露平台的合作,为建立更有公信力和可持续的公益模式打下了良好的基础。用统一的信息披露平台,增强政府、媒体和公众的对善款流向的监督。 5.募款额达5000万以上的基金会共有6家,其中4家中基透明指数满分 根据统计显示,144家基金会筹集赈灾善款总额共计13.79亿元,而接受善款在5000万元以上的6家基金会在中基透明指数排名均比较高,其中深圳壹基金公益基金会、中国扶贫基金会、上海市慈善基金会、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均以129.4分的满分表现并列第一名。在3000家参与中基透明指数排名的基金会中,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和中国初级卫生保健基金会也名列前100名。此6家基金会接受赈灾善款总额达到8.4亿元,占据了144家基金会接受善款总额的60%以上。透明度逐渐成为新时代公益慈善组织可持续发展的核心竞争力。 来源:凤凰网公益 原文地址:http://gongyi.ifeng.com/news/detail_2013_05/20/25489018_0.shtml
-
芦山地震:抗震救灾五年大考2013-05-16相比2008年的汶川地震抗震救灾,2013年“4·20”芦山地震抗震救灾表明我国政府应急管理能力已经取得长足的进步,但社会力量参与抗震救灾仍有提升空间。 应急响应取得较大进步 从“4·20”芦山地震的政府应急响应来看,与汶川地震相比,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是应急响应更迅速。汶川地震时,各种力量从反应到集结再到拉动,用了两个多小时的时间,而在“4·20”芦山地震,整个过程只用了不到半个小时。这得益于应急装备从以前零散存放,到现在的标准化配置和存放,以及应急演练的常态化。 二是应急指挥更有序。按照“统一领导、综合协调、分类管理、分级负责、属地管理为主”的原则,这次地震救灾救援工作由四川省统一指挥、统一负责。 三是应急救援更有效。首先是灾情研判手段比汶川地震时更加有效,通过卫星遥感、航空拍摄和地方各级政府的实地灾情报告,当天就基本掌握了灾区的大致灾情,有了较为准确的研判。同时还有很多灾区群众通过微信、微博、电话向外发布了很多灾情信息,这对救灾的研判和决策制定起到了一定的支持作用;第二是应急装备更加有效。在芦山地震救援中,专业力量配备了切割机、风力电镐和破碎机等适合于地震救援的装备;第三是救援部队的物资保障由汶川地震的地方保障,转为自我保障,提高了部队的战斗能力和应急救援效率。 四是应急保障更有力。地震发生后两个小时,民政部上午10点就通知了中央救灾物资储备库,组织抢运物资,陆续向灾区调运了大量物资。在次生灾害防治方面,从国家到省,按行业迅速调集相关专业人员,组成各类工作小组进行次生灾害的隐患排查与防治。 志愿者参与应急救援水平处于初级阶段 在2008年四川汶川“5·12”特大地震发生后,来自四面八方的志愿者第一时间向灾区集结,为灾区提供搜救、清理现场、安置灾民、医疗陪护和运送物资等多种服务。不仅志愿者,而且有关社会组织、商业界都被自发地调动起来,积极参与抗震救灾,在应急救援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但同时我们也看到,最近几年的抗震救灾中,从2008年汶川地震、到2010年玉树地震、再到2013年“4·20”芦山地震,社会力量参与抗震救灾仍显无序。如众多志愿者驱小轿车赶赴灾区,给灾区生命线带来拥堵,不仅阻碍专业救援力量前往灾区,而且灾区伤员无法通过陆路交通转运出来?;褂兄驹刚叩皆智渤晌吮痪戎撸加迷智用竦纳詈鸵搅谱试?。 志愿者参与应急救援水平在我国还是初级阶段。一是我国还缺乏有关制度安排,而一些发达国家已经有比较成熟的制度。二是在?;け痪戎叻矫妫捎谥驹刚咴诰戎讨锌赡芨痪戎叽瓷撕?,因此,一些发达国家有严格的法律界定,具有相应救援资格的过失伤害行为可以免于法律责任,而没有相应救援资格的过失行为则会受到法律的制裁。三是政府应出资与管理应急志愿者,例如美国政府出资组建了公民服务队,覆盖了80%以上的领土和公民。 如何让志愿服务更有效 灾难发生后,灾区不仅需要政府专业救援力量的帮助,也需要志愿者的帮助。我国志愿者可以根据自己的专长,选择不同的时机参与灾区服务,如具备救援专业知识与能力的志愿者可在第一时间前往灾区参与救助生命,在生命救援黄金时间过去之后,灾区居民安置、卫生清理等工作量大,身体条件好,没有专业救援技能的志愿者可以到灾区参与志愿服务,具有心理学等方面知识的志愿者可以到灾区从事心理救助等方面的服务。 在目前阶段,政府也可通过有关具体措施规范促进社会力量应急志愿服务行为,使社会力量救援更加有序。一是在灾区外几十公里的地方设立救灾物资接收站,由接收站统一接收物资,并给捐助者提供相关证明。同时,根据灾区不同灾民点的需要,合理分配接收物资,这样可以最大程度减少社会捐助物资车辆前往灾区的盲目性,保证交通秩序通畅。二是政府在有关机场、火车站和汽车站等交通枢纽设立志愿者接待站,接收灾区急需的志愿者,劝离不合格志愿者。三是政府在灾区设立志愿者招募点,按志愿者专业和技能分派服务任务。 从更长远的发展来讲,我们一方面需要加强应急救援的科普宣教;另一方面,要逐步发展政府出资与管理的应急救援志愿者组织,共同制定有关应急预案,并进行联合演练,磨合有关机制,并给应急志愿者投保相关险种,既发挥社会力量在应急救援中的作用,又能保证社会力量参与应急救援的有序性和可持续性。 来源:新华网 链接:http://news.xinhuanet.com/gongyi/2013-05/16/c_124719708.htm
-
政府“破冰放权”共同接受监督2013-05-08▲雅安震后各公益机构同一起跑线下筹措捐款。(数据来源于基金会中心网,数据统计截至5月5日18时) 以往,中国每遇重大自然灾害发生,政府通常只允许向特定的机构捐款捐赠,这个“指定平台”基本为民政系统、红十字会、中华慈善总会三大部分。长期以来,这种被官方划定的捐赠方式,严重影响了募捐市场的公平,直至芦山地震发生后,这种捐赠方式发生了根本性改变。 汶川地震 央视晚会设限 中国扶贫基金会也想出现在那场赈灾晚会上,但最终还是没能出现在晚会上,能让全国观众获知募捐渠道的机会仍然只给了那三个系统。 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8级强震猝袭汶川,在政府还未依惯例指定捐款平台时,中国民间公益组织已迅速做出了反应。 5月13日,全国各地57家知名基金会、民间公益组织在北京发起“中国民间组织抗震救灾行动联合声明”,声明中表示:参与组织将全力以赴组织社会力量,各尽所能,出资出力,协助政府和灾区人民抗震救灾。 “汶川地震后,中国民间组织有了首次全体行动。”南都公益基金会理事长徐永光说。 过去重大自然灾害发生后,一贯出现的政府“指定捐款平台”行为在联合声明发出后没有出现。 “我个人觉得,之所以没有指定捐款平台是因为政府一时反应不过来,等回味过来以后,很多基金会已经扑上去了。”北京大学法学院副教授金锦萍这样评价。 然而,虽然未指定捐款平台,但在随后5月18日的央视赈灾晚会上,面向全国观众,晚会仍然只提供了民政系统、红十字会和慈善总会的捐款渠道。 “中国扶贫基金会也想出现在那场赈灾晚会上,但做了很多努力,几上几下,最终还是没能出现在晚会上,能让全国观众获知募捐渠道的机会仍然只给了那三个系统。”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知情人说。 当天晚会现场募得善款15.14亿元。据民政部门后来统计,汶川地震的救灾捐款超过760亿元。 汶川地震发生一年后,时任清华大学NGO研究中心主任的邓国胜做了一项调研,结果显示,这些来自企业和个人腰包的捐款,最终有58.1%流向了可接受社会捐赠的政府部门,36%流向政府指定的红十字会和慈善会系统,而真正需要资源的民间组织所得少之甚少。 玉树地震 汇缴引公愤 一位基金会副秘书长提出了三个问题,基金会所募捐款到底谁管理?捐款投向不能自主,基金会意义何在?钱拿走,立项的项目怎么办,如何向捐款方交代? 汶川震后捐款,9成左右进入指定的三大系统,而在2010年玉树地震后,一场“汇缴风波”更是引起业内公愤。 玉树地震后,“指定捐款平台”再度出现,相较以往三大系统不同的是,这次,民政部以下属民间组织管理局评级为依据,发文确认了15家可展开救灾募捐的社会团体和基金会,从名单来看,此次获批组织的业务主管部门,均是国务院部委或全国性事业单位。 而在汶川地震中曾向红会捐款1亿元的加多宝集团,在玉树地震后,明确表示,经过对中国扶贫基金会的一系列考察与了解,决定将1.1亿元善款交给了中国扶贫基金会。 三大系统“垄断”式的募捐局面似乎出现了一丝松动。 然而,捐款热潮过后,一个新的变化又让“基金会们”始料未及。 2010年7月7日,民政部会同五部委发布《青海玉树地震抗震救灾捐赠资金管理使用实施办法》,其中规定,这些慈善组织募集的善款,需要汇缴拨付到青海省政府、青海省红十字会、青海省慈善总会的专用账户中,由青海省方面的统筹安排使用。 “汇缴资金”的政策迅速招致十多家全国性慈善基金会的明确反对。 不少基金会对政府这一纸公文的合法和合理性表示了质疑。一位基金会副秘书长提出了三个问题,基金会所募捐款到底谁管理?捐款投向不能自主,基金会意义何在?钱拿走,立项的项目怎么办?如何向捐款方交代? 政府在慈善事业中究竟应该发挥怎样的作用,时任国务院法制办副主任的郜风涛曾在谈到《慈善法》草案时表示:政府可以制定慈善政策、引导慈善行为,而不能作为慈善的主体。 最终,“汇缴风波”不了了之。 芦山地震 未指定捐款平台 基于此前种种,芦山地震发生后,“谁可以接受捐款”再度成为民间背景基金会担心的问题。然而,这次政府的表现让公益组织长舒一口气。 芦山地震4月20日发生,4月21日,由民政部部长李立国担任会长的中国慈善联合会发出《关于动员会员和社会各界救援雅安芦山地震灾区的紧急倡议》,倡议中表示:要求全体会员以最快的速度面向灾区一线开展救灾捐赠,各有救灾业务的公募组织,更要开辟救灾募捐绿色通道,为捐赠人提供优质细致的服务活动,以保障灾区前线的各种需求。 “中国慈善联合会发出的这个倡议,带有一种导向性。”徐永光评价。 同日,民政部发出《关于四川芦山7.0级强烈地震抗震救灾捐赠活动的公告》,公告在捐赠渠道导向方面规定:个人、单位有向灾区捐赠意愿的,提倡通过依法登记、有救灾宗旨的公益慈善组织和灾区民政部门进行,捐赠以资金为主。 “这是一个了不起的进步,至少让所有的公益慈善组织都站在同一起跑线上,凭借自身所积累的美誉度、公信力向公众劝募。”金锦萍说。 “这是政府首次明确的、不再进行行政主导、指定捐款机构的行为。所以,这次真的要对政府的行为鼓掌!”曾在“缴汇风波”中质疑态度最激烈的徐永光说。 在政府开放的态度下,民间公益组织积极迅速地给予了响应。 雅安地震发生72小时后,基金会中心网即与多家基金会共同发起成立“中国基金会4.20救灾行动自律联盟”,41家基金会率先响应,自愿加入自律联盟,联盟对成员的救灾操作流程化和信息披露的内容、渠道、及时性、审计和问责的备查资料,以及成员合作与退出机制等提出要求。 一方面政府将民间资源开放给所有公益组织,另一方面,公益组织自己主动向公众“晒账”,相对于汶川、玉树两次地震,芦山地震后,官方与民间在捐款与监督上真正实现了协作配合与共赢。 未来 基金会格局或重构 自芦山地震发生后,无论是遭遇强烈质疑的红会,还是备受信赖的深圳壹基金,都将从芦山地震开始,进入一个接受公众平等监督检验的阶段。 政府把空间向所有公益机构敞开,剩下的挑战来自于两方面,一方面是公益机构能否透明高效地使用获得的资源,另一方面,是公众能否科学理性地进行监督,让好的公益组织脱颖而出。 芦山地震发生后,红会在网络上受到的谩骂与深圳壹基金收到160万余人次合计两亿多元的捐款形成了鲜明对比。 “公众对官办公益机构不信任,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因为过去政府把官办慈善机构当做自己的工具,应该来自于民间的慈善被垄断了。”徐永光说。 自芦山地震后,从某个角度说,所有公益组织都站在了同一起跑线上,进入一个接受公众平等监督检验的阶段。 在民政部发出的《公告》中,对于信息公开进行了详细规定,其中包括向社会公布捐赠人权利义务、资金详细使用计划、成本预算等。信息发布以各自的网站作为主要渠道,并保证信息长期可查询。 此规定一方面对基金会公示信息的内容进行了明确,另一方面也指出了公众监督的渠道——接受捐款方的网站。 其他一些基金会也在努力获得公众的信任与支持。 加入《自律公约》的基金会将按照相同的标准向公众进行信息公开,而公众则需要从正确的平台获取信息,并基于此去判断哪些公益机构真正值得信任。 正确的公众监督也在此番社会各界对红会的问责中体现出来。 中国红十字会社会监督委员会委员新闻发言人王永对近期引起质疑的红会挪用汶川地震8000多万善款一事表示:“我们已经在第一时间责成中国红十字会公开道歉,而且要第一时间说明善款的去向。另外,说明善款去向可能还不够,我们还希望红十字会能够公布善款所修建的项目清单,如果项目清单也公布了,我们还希望能够进一步公开有关信息。” 来源:京华时报 原文地址:http://news.xinhuanet.com/gongyi/2013-05/06/c_124666839.htm
-
芦山地震灾区生产生活逐步恢复2013-05-06新华网雅安5月2日电(记者许茹、江毅)记者2日了解到,目前芦山地震受灾地区生产、生活秩序已经逐步恢复,其中工业恢复率为35.7%。 记者在芦山县城看到,小餐馆、服装摊已经重新开张营业,工商银行、中国邮政在临时板房和邮政车上为当地人提供服务,路边的农田上,农户用镰刀收割油菜籽,收割完的菜籽打成捆整齐的堆放在田坎上。 雅安市抗震救灾指挥部介绍,雅安已维修提灌站9座,修复机耕生产便道417米,抢修受损机械114台套,检查维修吊桥19座。目前小春粮油作物中,小麦尚未开始收获,洋芋、豌豆收割已接近半;大春粮食作物中,水稻已移栽约10%、玉米已播栽86%以及大豆已播种64%。芦山县飞仙关镇镇长姜平介绍说,通过干部联系到村组,飞仙关镇的茶叶、生姜等生产都已恢复正常。 此外,芦山县、宝兴县、天全县已恢复商业网点2279个,建立简易农贸市?。犯?,建立帐篷商店27个,调配爱心流动售货车30辆、应急生活物资配送车10辆,291个银行业网点全部恢复营业。 记者在主要生产中密度纤维板和细木工板的中天地林业集团看到,厂区内约有30人在进行电力、锅炉检修和厂房清理。据集团负责人王孝虎介绍,集团已经从5天前开始着手恢复工作,如果一切正常,大约4天后企业能够进行生产,300多名当地工人可以回来复工。 来源:新华公益 原文地址:http://news.xinhuanet.com/gongyi/2013-05/03/c_124658026.htm
-
调查称一成受访者愿意通过官方慈善机构捐款捐物2013-05-03芦山“4·20”地震后,中国红十字会又一次收获了“黑色十字架”和数不清的“倒拇指”。而纯民间的慈善组织如壹基金等,却备受公众青睐。 早在2011年,郭美美事件就让中国红十字会陷入舆论风暴中心。 “天价饭局”等事件,更让这个慈善机构遭遇公信力滑铁卢,继而让拥有官方背景的慈善机构陷入公众不信任漩涡。 数年过去了,公众怎样看待官办慈善和非政府组织(NGO)慈善? 潇湘晨报联合大湘网调查显示,6000个样本中,六成受访者表示如今信任纯民间慈善机构,而信任官方背景的慈善机构的受访者仅一成多一点。 4月28日,中国红十字会常务副会长赵白鸽称:“如果两到三年不翻转’黑十字’印象,我自动辞职。” 如何才能做到?湖南师范大学社会学系副教授胡建新给出了这样的答案:“官方背景的慈善机构的出路,无非改其体制、立其法律、信息透明、回归民间、体现人性。” 本报记者方兴 长沙报道 有官方背景的慈善机构信任度大降 96小时内,“郭美美”再次引爆公众对中国红十字会的猜疑和失望。 4月23日,“重新调查郭美美事件”的消息不断放大;26日,“红十字会没有任何人说要重查郭美美事件”的消息出炉。巧合的是,25日,未经证实的“郭美美握有与红会有关的17.2G视频”说法在网上疯传。 芦山地震后,红十字总会在微博的发言,收到无数“倒拇指”;工作人员在地震灾区吃方便面的画面,也被公众嘲笑“作秀”;而某些图像显示,红十字会的接受捐赠点,门庭冷落。 潇湘晨报联合大湘网调查显示,遇到灾难发生,60.19%受访者只愿意通过纯民间慈善机构捐款捐物,仅11.20%受访者愿意与官方背景的慈善机构合作。 广州社情民意研究中心去年4月一份名为“北上广市民看社会慈善救助”调查表明,民众对“官方慈善机构”信任度最低,仅一成受访者信任。对于“市民自发组织”、“媒体”和“民间”等非官方组织,信任度合计近四成。 在湖南师范大学社会学系副教授胡建新看来,公众的态度已表明,他们对有官方背景的慈善机构的信任度降至历史低点。 “汶川地震后,官方背景的慈善机构信息不透明的弊病,不断引发渠道垄断和利益输送的猜想,而这恰恰是不能获得公众信任的原因。”胡建新说。 调查表明,公众做出“信任”哪家慈善机构的决定,正是依据“信息是否透明”、“监管是否到位”和“运作是否规范”等来做出判断的。 要改的不是善款从哪来,而是去哪了 尽管信任度很低,但官方背景的慈善机构一些人士的言论又成为舆论的焦点。 全国人大代表、中华慈善总会荣誉副会长周森2月27日做客人民网强国论坛,与网友在线交流“如何提升慈善公益事业的公信力”。 他说,慈善立法势在必行,“慈善立法什么概念?每个人的工资,必须要有一笔钱进行慈善公益,就像现在纳税一样,超过3500多少税,超过5500多少税,要按照法律的程序。” 此言一出,即遭公众舆论反弹。“凭什么从工资扣?慈善从来都是自愿的事。该管的不是钱从哪里来,而是钱去了哪里。不解决这一问题,中国慈善永无公信力。”有腾讯网友如此评价周森说法。 虽然反对周森提法者众,但调查发现,46.71%受访者认为,捐助体系应该纳入国家应急物资储备体系。 有统计显示,全美国70%以上的家庭都对慈善事业有某种程度的捐赠,平均每个美国家庭将3%-4%的年收入捐出来做慈善。 捐款捐物时,公众最关心哪个环节?调查发现,接近四成的受访者关注所捐赠的东西有没有最终足额发放到受助人手中。 零点指标数据4月23-25日对北京、上海、广州、西宁、唐山、武汉的604位16-70周岁常住居民进行电话访问时发现,拒捐原因排第一位的,正是“担心捐的钱或物被挪用/私吞/浪费”(33.6%)。 国家公布的数字显示,从2010年5月20日至2011年2月,全国红十字系统共接收汶川地震救灾款物价值人民币199亿元,其中资金160亿元,物资价值39亿元。 “各种信息显示,善款被挪用、乱用的情况时有发生,造成灾民没能直接得到最大限度的救助,”胡建新认为,后方不断捐款捐物,前方灾区灾民依旧“喊渴”,与官办背景的慈善机构“管理官僚化”分不开。 她认为,目前慈善事业需要改革的,除了“去行政化”,还有让慈善回归民间。 “官办慈善机构应该学习某些非政府组织做慈善的方法,更加人性化,”她分析说,红十字会如果能想到地震灾区婴幼儿需不需要奶粉,妇女需不需要卫生巾,“这些人性化的举动,就能获得民间的认可。” 对“慈善的权利”的认识有待改善 自然灾害发生后,我可以不捐钱吗?这并不是说我们要对悲伤与不幸无动于衷,而应该明确一个基本道理:慈善是一种权利,而非被绑架的义务。 不过,调查显示,超五成的受访者认为企业捐款是“应该的”,而超过八成的受访者不清楚个人和企业所捐款项可以抵税这一权利。 “企业的社会责任不等于捐赠,企业不仅要对社会负责,更要对员工或董事会负责,”在胡建新看来,企业捐赠不是个人慈善,企业应有整体性、持续性的慈善战略,而不是企业家在台上随意的承诺。 近年来的一些捐赠活动中,有些企业家在台上承诺的捐赠,董事会通不过,成了空头许诺。 “公众应该对个人和企业慈善的权利有全面的认识,这才是法治国家慈善的应有路径。”胡建新说。 来源:潇湘晨报 原文地址:http://gongyi.ifeng.com/news/detail_2013_05/03/24899311_0.shtml
-
红会发声明承认8472万元善款未按指定项目使用2013-05-02汶川地震,百余艺术家义拍筹款8472万元定向捐给红会,但此后便不知善款去向。前晚,红会发说明,称这些善款用于“博爱家园”项目,虽未按指定项目使用,但与捐赠人意愿总体一致。 回应1 善款究竟用于何处 红会:善款被用于建博爱家园 4月25日,艺术家方力钧在微博中称:“2008汶川地震,一百多名艺术家义拍8000多万元,定向捐给青城山市,所有工作公开进行。至今日,青城山没收到,善款不知所终。我本人未得到善款使用的任何说明。”后来,又有多位曾参与义拍的艺术家也都转发“同问”。 据了解,2008年汶川地震后,北京保利国际拍卖有限公司(下简称“北京保利”)曾将103幅艺术家作品拍卖所得的8472万元捐赠给中国红十字会总会。 红会在说明中称,2010年年底,根据灾区恢复重建形势,结合灾区居民的实际需求,中国红十字会总会规划在受汶川地震影响的川、甘、陕、渝、滇、宁六?。ㄇ┛共┌以跋钅?,共计划援助248个社区(城市和农村)。2011年1月,博爱家园项目正式启动,中国红十字会总会将汶川重建尾款用于博爱家园项目,其中包括北京保利的捐款用于建设242个博爱家园项目。 昨日凌晨,中国红十字会总会官方微博向社会公布了百名艺术家捐款建设博爱家园项目分布表,并指出,每个项目平均资助35万元人民币,一般情况下,硬件工程10万元、生计发展12万元,其他为软件建设、组织发展和项目执行等费用。 回应2为何未用指定项目 红会:与捐赠人意愿总体一致 红会在说明中称,在汶川地震重建阶段,北京保利代表所有书画家就捐款使用、项目选择与中国红十字会总会商洽,提出自己安排重建项目,但直到汶川地震灾后重建将要结束,原定项目未能落实。 说明称,尽管善款未按原指定意向使用,但北京保利的捐款意向是用于汶川地震灾后重建,将捐赠资金用于博爱家园项目的建设,这与捐赠人的意愿总体上是一致的。 据介绍,“博爱家园”主旨是建设防灾减灾基础设施,普及防灾减灾知识等,该项目与郭美美事件中被曝光的“中红博爱”、“博爱小站”没有任何关系。 回应3 为何捐赠人不知情 红会:沟通和服务都做得不够 中国红十字会在说明称,在捐款使用、灾后重建从决策到实施的全部过程中,及时与捐赠人沟通确实做得不够,对捐赠人的服务也做得不够,“为此,我们向相关捐赠者致歉,并将在今后的工作中积极加以改进。” 中国红十字总会称,下一步,他们将认真做好与捐赠者的沟通联络工作,及时通报工作进展,并向所有相关捐赠者详细报告博爱家园项目的成果和意义。同时,按照捐赠者的意愿,加强对捐赠者及其捐赠资金使用情况的宣传,弘扬捐赠者体现的“人道、博爱、奉献”的红十字精神。 ■点评红会行为合法不合情 民政部主管的中民慈善捐助信息中心专家宋宗和介绍,如果捐赠人非常明确地表示这些款物要用于哪些项目哪个地方,那么慈善组织应该尊重捐赠人的意愿。 宋宗和表示,在实际情况中,可能会出现捐赠人指定项目或指定地方出现了捐款拥堵或当地已不需要此类援助等情况,慈善组织可以根据近似原则,将这些款物用作与捐赠人指定用途相似的领域或项目。不过,在改变用途前,应该征询捐赠人的意见。 “红会在流程上确实有缺失,缺乏细节沟通,但是从法理上来讲不存在违法,因为这些善款最终仍是用于了汶川地震的相关救援项目,只是这种行为不合情理,没有顾及到捐赠人的感受。”宋宗和表示,捐赠人捐赠是出于爱心的援助,慈善组织应该尽量满足捐赠人的意愿。 @上证聪爸:所有的质疑怎能是一个道歉就能了却?只有建立制度,法律监督才有效果。艺术家可以起诉吗? @葡萄酒Charlie王朝阳:这么一个简单的名单,就说明8472万元的流向!也太不靠谱了吧!没有审计,没有项目说明,没有招拍挂过程,没有项目预算……这让大家如何信服! @CaoPuo:道歉和保证今后改,都不应取。今日就说明8472万元善款用于博爱家园项目经过了何种程序,是否经过了捐赠者的同意,以及能否出示相关协议、单据等问题。当事人在救灾,不能回答不是理由! ■微言 红会介绍,“博爱家园”是他们在城乡社区开展的以“推动社区治理、提升社区能力、促进社区发展”为目标,以“防灾减灾、健康促进、生计发展、人道传播”为主要内容的人道公益项目。博爱家园项目的总体目标是推动社区治理、提升社区能力、促进社区发展。通过在社区建立红十字基层组织和志愿服务队伍,建设防灾减灾基础设施,设立博爱生计发展基金,普及防灾减灾、自救互救、逃生避险、卫生健康等知识,增强社区自我发展的综合实力,使更多群众受益。 中国红十字会称,在100多位艺术家爱心捐款等的带动下,博爱家园项目累计资金已达约2亿元人民币,并拓展至全国。 除署名外为京华时报记者陈荞 来源:光明网 原文地址:http://gongyi.ifeng.com/news/detail_2013_05/01/24835247_0.shtml
-
115家基金会地震募捐逾10亿 红会获捐超5亿2013-04-28新京报讯 截至4月27日8时02分,四川芦山地震过去整7天。根据基金会行业第三方信息披露平台——基金会中心网数据统计,全国共有115家基金会已参与地震救援和确定参与灾后重建工作,共募集善款和物资10.49亿元人民币。截至昨日上午,基金会支出款物合计1.72亿元人民币。 扶贫基金会募集善款最多 地震发生后,不少基金会已通过官方网站、官方微博等不断更新所收善款物资数额、项目执行情况和善款物资使用情况。 昨日,基金会中心网专门建立了芦山地震善款募集和使用情况的独立信息披露栏目,对百余家基金会善款物资使用情况进行汇总公布。 在基金会中心网首页,各家基金会依据筹款额的高低顺序,以表格方式进行呈现。其中,中国扶贫基金会募集善款2.3亿余元、深圳壹基金公益基金会募集1.7亿余元、中国初级卫生保健基金会募集1亿元、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募集6400余万元、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募集5100余万元,位列前五位。 披露数据将每日及时更新 表格中所披露的信息包括:每家基金会善款物资的筹措和拨付明细、剩余资金的使用方向等8项内容?;鸹嶂行耐硎?,这些数据来源于基金会公开发布的信息,基金会中心网向各基金会了解核实后,每日将及时更新。 根据灾后重建工作的特点,在关键时间节点上,基金会中心网还将分析总结善款使用过程中出现的各类现象和特点,让公众都可以成为监督员。 基金会中心网副总裁陶泽指出,汶川地震后公益行业面临着比较大的质疑,此后几年,不少基金会已经在总结经验教训,“这个行业从过去5年学习到了透明度和信息披露的重要性。” 专家分析 基金会汶川地震接收捐赠13.75亿 清华大学创新与社会责任研究中心主任邓国胜认为,芦山地震后,中国红十字总会、中华慈善总会和基金会的网站发布的信息,都比汶川地震披露信息的及时程度要高,但也有缺点,对于捐款使用情况和怎么使用方面,总体上披露不够,缺乏汇总。 邓国胜表示,这次最大的进步是,基金会中心网这样的第三方独立机构发挥了作用,搜集汇总了各基金会的信息披露详情。“当年在做汶川地震研究时我感觉特别累,因为要一家家基金会网站去搜,数据分类还不详细。” 邓国胜表示,汶川地震时,慈善会系统、红会系统接收的捐款高。红会系统接收的款物占整个社会捐款的比例是最高的,约138亿元,占21.1%;慈善会系统是96亿元,占14.8%。当时,公募基金会总共才接收13.75亿元,占1.81%。而此次芦山地震后,基金会接收的款物比汶川地震要高很多。 邓国胜说,与汶川地震和玉树地震时政府会指定接收捐款的账号和组织不同,芦山地震后,除了红十字会系统、中华慈善会系统,有资格募款的基金会也可以接收地震捐款,以往的行政干预机制转变为社会选择机制,这样才真正有利于激发社会活力,推动中国公益慈善界透明度和公信度的提升。行政干预机制使得官办机构透明度低,老百姓选择少;社会选择机制才能使得谁的公开透明度高,谁有公信力,谁募集的捐款就多。 声音 中国扶贫基金会 “前线”专人记录救灾过程 中国扶贫基金会秘书长刘文奎表示,芦山地震发生后,除了成立紧急救灾的四个小组外,基金会在前线还设立了灾后重建办公室、综合协调办公室和信息传播办公室。信息传播办公室专门有人记录救灾过程,能做到及时传播信息。“汶川地震时,前期混乱了几天,没有专人记录救灾过程和收集信息。” 刘文奎说,民政部也鼓励社会组织和基金会发挥作用。在汶川地震时,政府指定接收捐赠的组织,公布政府指定的捐赠账号,对其他基金会设置了门槛。这一次,在4月22日政府就发布公告,鼓励社会力量和公众个人选择自己信任的基金会。 壹基金 捐款去向难“快递式”查询 壹基金传播副总监姚遥表示,很多人对基金会公开透明的想法,是基于小型公益项目的管理经验。对于大的公益项目,如要像快递一样查询捐款的具体去向需要大量人力。由于成本太大,目前还很难实现。 “我们把善款统计清楚,并按规划花出去,花的时候,并不纠结这笔捐款是张三的还是李四的。我很难告诉他,这桶方便面是谁买的。”姚遥说,雅安地震捐款是专款专用。前方工作人员先进村做需求调研,了解物资缺口等情况。之后将资料汇总发给后方,后方工作人员采用多家企业比价等方式,进行快速审批流程。审批采购完后,备好所有单据等待内审和外审。 “对于民间公益组织来说,透明就是发展的基础。”姚遥透露,壹基金目前正在研发适合公益组织的信息管理系统。按照设想,通过信息系统不仅能够让捐赠者可以实时查询捐赠款项的流向,甚至对壹基金资助项目的全过程实现监控。 据新华社电 链接 红会系统收到捐赠近5.7亿 除了百余家基金会公布信息外,中国红十字总会、中华慈善总会也通过官网发布了此次地震的款物接收和使用情况。 截至4月27日16时,中华慈善总会共接收社会各界为四川芦山地震灾区捐赠的款物4917.8万元,其中资金4217.8万元,物资价值700万元。已有257.6万元资金已拨付用于应急救援、采购赈灾物资等,700万元物资送到了灾区发放。其余的捐赠资金,中华慈善总会将根据灾区需求和捐赠者意愿,在灾区重建规划的框架内承建、认建有关民生的重建项目,帮助灾区人民重建家园。 截至昨日17时,中国红十字会的官网数据显示,红会系统收到社会捐赠款物56639.78万元。中国红十字总会收到社会捐款捐物12746.42万元。累计拨付捐赠款物17776.84万元。 本版采写(除署名外) 新京报记者 王卡拉 来源:新京报 原文地址:http://gongyi.ifeng.com/news/detail_2013_04/28/24769632_0.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