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你和公益有太多误会2014-10-15(图片来源:百度图片) 公益人不能拿高薪、公益都是用苦难换取同情、公益里儿童都是被帮助对象、公益不能商业化……但是你知道么,越来越多的人认为优秀公益人值得拿高薪、公益也越来越好玩、中国出现“小爱也温暖”儿童慈善启蒙公益基金、国际上已有慈善债券发行……公益,对很多人来说触手可及却不甚了解,知道的不多,误区倒是不少。专访十位知名公益人、公益学者,让他们讲述他们了解到的公众对公益的误区,你会发现,你和公益由太多误会。 公益误区一:公益人=低薪 邓飞:优秀公益人值得拿高薪 (《凤凰周刊》知名记者,“免费午餐”主要发起人) 大家能接受做好事留名了,能接受公益人在出差时睡卧铺而不是硬卧了,接受做公益可以领薪水了,但是还不能够接受公益人有较高的收入。据我了解公益界普遍的工资才四千多,几乎靠近北京市最低工资的标准,我觉得不对。公益界需要人才各方面的能力不比一个企业低。公益以后会慢慢变成职业化和产业化,我认为是中国未来很多年最有价值的一个行业。 公益误区二:公益人=高尚 王凯:公益不能被高尚毁了 (中央电视台财经频道主持人,“爱心衣橱”主要发起人) 外界现在还是觉得公益是苦逼的代名词,但是我一直强调,我不能让做公益的人活得不好?!堵塾铩防锉呒窃兀郝彻信?,救一个鲁国的奴隶,政府会给你一笔钱??鬃拥牡茏幼庸本退滴也灰?,孔子把他臭骂了一顿,说我们来做这件事目的是什么?是来救人,一旦你救人不要钱,就让其他救人的人遇到了两个难题。一是我拿钱,可是相对于你子贡的高尚,我反而不道德;其二,我像你子贡一样不要钱,也就是说我不但要承担做好事的精力、时间付出,我还要承担经济成本。没有几个人像你子贡一样承担得起。结果就是这件事就没有人做,很好的一个公益事业,被你子贡的道德、高尚给毁了。 公益误区三:公益=苦难+同情 毛毛虫:公益也有阳光型的 (原名霍小雷,央视少儿节目主持人,被小朋友称为“毛毛虫哥哥”,中国扶贫基金会“小爱也温暖”基金主要发起人) 大家一提到公益,就会想到苦难、同情,其实并非如此。有大量研究表明,分享和帮助他人能带来幸福感,长期做公益的人身体更好,对生活满意度更高……现在社会上发展出越来越多的阳光型公益。比如“小爱也温暖”基金,号召小朋友捐玩具、参与小额月捐等等,获得慈善启蒙,培养分享习惯。比如路走族,只要参与他们的健走活动,就有赞助方捐赠10元钱给孩子买鞋,让公益和健康结合……另外,作为公益人,我也曾有不少误区,比如以前觉得只要有热心就可以,现在发现还需要专业。越做,越觉得它由爱心引发,却需要耐力和创造力去延续。 公益误区四:公益=大人参与 杜明辉:培育小孩爱的种子更重要 (安洁公司总裁、中国扶贫基金会“小爱也温暖”基金理事长、主要发起人) 很多人认为公益是大人的事,小孩子往往作为被帮助者的角色出现。其实公益只是一个平台,不只是大人,小孩子也可以通过这个平台去奉献一份力。尤其在中国,我们有必要让孩子参与公益,学会分享,受到公益启蒙。比如2014北京高考文科状元孙一先就是一名月捐者,在她看来参与公益受益良多。很多参加完“小爱也温暖”组织的玩具捐赠后,更愿意分享和帮助他人了。近期“小爱”在邯郸安琪儿幼儿园设立了爱心实践基地,除了捐玩具之外,孩子能参与清洗、消毒、包装玩具,还有机会亲自送到贫困地区。奉献爱心很重要,培养更多小爱的种子更有意义。 公益误区五:公益宣传=炒作 王国祺:扩大影响力是公益人的义务 (中国少年报社宣传策划部主任、中国文学艺术基金会校园文化专项基金副主任) 现在全民公益,但很多人会质疑说“公益形式大于内容”,比如说冰桶挑战。其实这是大家对公益宣传的误区。中国传统文化,追求做好事不留名。但是,现代公益不只是要帮助别人,公益人还应当担负起呼吁大家参与公益、关注弱势群体的义务。公益本身就是一个搭建平台,让公众参与其中,宣传其实是公益很重要的一部分。 公益误区六:公益零物流 王孝华:每次物资运输背后都有物流人 (前阿里巴巴副总裁、中国公益物流联盟的创始人) 捐赠实物是人们很容易想到的公益项目,但是捐物的人并不会将物流费用算在其中?!拔叶家丫瓒髁耍训阑剐枰揖柙朔??”这是很多人的心理。但真正了解公益的人就知道,物资捐赠其中很大一部分成本都来自于物流费用,甚至有时候比新买一些物品费用更高。在灾难来临时,很多临时参与公益的人也有相同的心理,认为物流公司提供公益物资的免费运送是理所应当的。其实并非如此,物流公司背后承担着大量的风险和成本,很多时候灾区生命线同样也是死亡线,很多物流人都是冒着生命危险运送物资。希望有更多的人能看到公益背后物流做出的支持。 公益误区七:公益=捐赠 郭鹏:做公益也要有互联网思维 (爱萌网络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公益记步APP“行善”创始人) 很多人设立公益项目,都因爱而起,却失望而归?;岱⑾肿龉娴ゴ靠堪暮耪偃嗣蔷柙呛苣殉晒?,现在做公益也需要互联网思维,需要有设计、有意思,受众才愿意参与进来。我之前尝试过“公益超市”,就遇到所有线上平台的流量问题,做了监管平台,但是主要还是提供给公益组织使用。一个项目可能知名度、美誉度都有了,但是没有受众参与,过了就过了,就成了自己和自己玩。所以一定要在参与度上花心思。 公益误区八:公益=土豪 刘克丽:公益不在钱,在于价值观 (ZDNET(中国)授权媒体总编、知名博主) 公益都是有钱人做的事,通过这些年我做的公益和慈善过程中,我感悟到,公益不是钱多钱少的问题,是认识问题,是价值观认同的问题。在5?12汶川地震时,拍出最多的不是大企业,也不是大款,而是一个靠收废品为生的贫民。我认识一个猫友,她每月的收入只有2500元,可她每月用500元买猫粮来救助流浪猫,还用一些钱给流浪猫做绝育手术。如果我现在有存款100元,我也会用10元去做慈善,这是我现在的价值观,可过去我不是,我认为慈善只是大款所为。同样,公益事业还表现在生活的每一个细节中,例如:节水。每个人,即使再穷的人也可以节水,不是吗? 公益误区九:公益=福利补充 王振耀:公益并非可有可无 (北京师范大学中国公益研究院院长) 公众认为公益慈善是社会福利的补充,可有可无。以此推断公益慈善不需要专业人员、不需要大量资金投入、不需要政府购买,这些都是误解。全世界公益慈善事业具有共同的特点:都在为满足社会服务担当着重要角色,都在为解决社会福利承担着主导作用。相较于目前美国就业人口中10%的从业者,即上千万人员从事与公益慈善相关的各项工作,中国公众对公益慈善事业的认知与社会实际需求和实际定位间的差距依然巨大。从业人员的素养、从业人员的缺乏、从业人员的待遇都是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要改变目前公众对公益慈善事业的认知,就需要明确公益慈善事业在社会福利中起到的关键和不可替代的作用。就需要公益界行动起来,通过组织多样性的公益慈善活动项目,推动公益慈善在社会问题解决过程中展现力量并释放能量。 公益误区十:公益=零商业 邓国胜:国际已经出现了慈善债券 (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创新与社会责任研究中心主任、教授) 目前国内还是一谈到公益慈善就不能与商业有关联、不能有盈余等等,但是国外已经开始倡导:公益组织不能完全依赖于外界捐赠,还要通过一些方式能让自身运转起来。举个例子,印度的亚拉文眼科关爱中心,通过赚取富人的医疗费,来补贴穷人的医疗费,并维持医院自身的运营,这种模式,既能让慈善事业得到源源不断的资金,又能不断扩大规模、造福更多穷人。不只如此,公益组织还应该勇于创新,提升自身可持续、可复制性,能像一种商业模式一样可以扩散、扩张。比如台湾的喜憨儿烘焙坊,它已经有30多家连锁店、年收入近5亿台币,并且带动了大量喜憨儿的就业问题。再比如残友集团,这些都是可以连锁经营的,是一种可复制的模式。而且在国际已经出现了慈善债券。Scope是英国一家服务于残疾人的大型慈善组织,2011至2012年,Scope通过发行三年期的债券筹集了200万英镑。 来源:凤凰公益 原文地址:http://gongyi.ifeng.com/a/20141015/40837335_0.shtml
-
我国建立疾病应急救助基金 两类患者有了“救命钱”2014-10-14因为无钱看病,河北保定清苑县农民郑艳良竟将自己患病的右腿锯掉;一些患者因为付不起费用,医院拒绝救治,导致病情加重甚至死亡……这些“无钱医治”、“付钱才治”等医疗现象曾深深刺痛社会公众的敏感神经。 如今,这两类危重患者群体有了“救命钱”。记者13日从国家卫计委获悉,我国已建立疾病应急救助制度,并每年设置5亿元疾病应急救助基金。这些钱将集中用于帮助需要急救却身份不明或无钱付费两类病人。 危重场合 救人第一 根据此次建立的疾病应急救助制度规定,救助对象主要为我国境内发生急重危伤病、需要急救但身份不明或无力支付费用的两类患者。即是说,无论身份是否明确,患者是否有能力支付相应费用,各级各类医疗机构和医务人员都必须本着“危重场合,救人第一”的原则,对这两类患者进行及时救治,任何机构和个人不得以任何理由拒绝、推诿或者拖延救治患者,决不允许见死不救。此外,为防止患者逃单欠费危害医院利益,国家将通过财政投入和社会捐助等多渠道筹集疾病应急救助基金,对紧急救治所发生的费用进行补助。 其实,早在2013年2月,国务院即印发了《关于建立疾病应急救助制度的指导意见》。8月,财政部、国家卫生计生委联合印发了《疾病应急救助基金管理暂行办法》,明确了基金的设立、筹集、支付和管理等要求。同年11月,国家卫生计生委印发《需要紧急救助的急危重伤病标准及诊疗规范》。通过一年多的制度建设和组织筹备,已经具备了基本的工作条件。其中,河南、青海率先进行试点,通过建立管理制度,确定基金经办机构和加强部门合作,使用疾病应急救助基金救助了近500名困难群众;云南省则在前两类患者应急费用外,还增加了弃婴应急救治费用;福建省将城乡低保对象、农村“五?!惫┭韵蟆ⅰ叭蕖辈∪?、重度残疾人、低收入家庭患者和因突发事件而导致基本生活难以维持的城乡居民列为救助对象……这些尝试都为全国建立和使用疾病应急救助基金提供了经验。 看病费用 定期报销 国家卫计委同时启动了救助基金核报核销,将在今年年底前安排2次集中核销工作,即,10月15日至11月5日完成2013年国务院意见下发后,至今年6月30日发生的救助费用申请;12月1日至12月20日完成今年7月至11月30日发生的救助费用申请。 目前,财政部已将2013年和2014年各5亿元应急救助基金下达各地财政,配套资金也陆续到位。国家卫计委要求,各地要按照《疾病应急救助基金管理暂行办法》及财务管理制度,用好和管好困难群众的“救命钱”。 根据制度安排,应急救治阶段结束后,由医疗机构梳理符合救助条件的患者信息,向基金经办管理机构提交有关证明材料,申请基金支付。在基金的申请支付过程中,救助对象发生的急救费用先由责任人、道路交通事故社会救助基金、流浪乞讨人员救助资金等渠道按规定支付。身份明确但无力缴费的患者所拖欠的急救费用还应先由工伤保险和基本医疗保险等各类保险、公共卫生经费、医疗救助基金等渠道按规定支付。无上述渠道或经上述渠道支付后费用有缺口的,由疾病应急救助基金给予补助。(记者 彭训文) 来源:新华公益 原文地址:http://news.xinhuanet.com/gongyi/2014-10/14/c_127095651.htm
-
中国慈善开启求知的青年阶段(图)2014-10-13如果说2008年汶川大地震启蒙了中国公益捐赠人的权利意识,并由此开启“慈善元年”。那么,时隔6年后的今天,中国的慈善事业也可以算走过了幼稚的童年,开启了求知的青年阶段。 第三届中国公益慈善项目交流展示会于上月在深圳开幕,北京晨报(微博)记者亲赴现场发现,新一轮慈善公益热潮已经从最开始简单的体现爱心、体现社会责任感,逐渐转向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现代慈善。慈善事业已经大规模地走向了组织化、民间化和专业化。慈善与公益事业正在向旨在改变社会治理结构的纵深方向推进,在这个过程中,每一个细节的变化,都值得我们关注。 “草根”力量崛起 “草根公益慈善组织超过了参展机构总量的80%。草根组织与不差钱的大企业、大基金会顺利结亲,让社会慈善公益资金能够有更多的利用渠道。” 慈善不是某些人、某些组织的事业,而是全社会所有人的事业。在本届慈展会上,记者发现的第一大亮点就是草根组织正在迅速崛起,成为公益事业的一大生力军。据慈善会的组委会公布的消息,在所有参展的896个参展项目和机构中,其中草根公益慈善组织和机构有720个,分别参加了8个主体展示交流区,草根公益慈善组织超过了参展机构总量的80%。 “大的企业,大的公益慈善组织主要是阐释理念、展示精神更多一些,而我们这样的草根组织则更多地关注具体项目,这也是由我们自身的特点决定的?!痹诖日够嵯殖。晃焕醋陨钲诘牟莞孀橹涸鹑嘶葡壬嫠呒钦?,“来到慈展会就是要让更多的人了解到,中国的慈善公益事业已经呈现多元化的局面,我们希望能够引起更多人的关注,同时也希望能够引起大的慈善组织的关注,获得更多的资金支持我们。” 草根组织与不差钱的大企业、大基金会顺利结亲,让社会慈善公益资金能够有更多的利用渠道,这同样是慈善会主办方的主要目的之一。“促成公益慈善资源的对接是慈展会的一个重要努力方向”。组委会表示,“第三届慈善会被赋予了更多慈善资源全方位对接的功能,可以说,从第三届开始,慈展会将以创建公益慈善资源全要素撮合对接平台为重点,更加突出展会资源对接的核心价值?!? 据慈展会承办单位介绍,为了建立资源对接平台,今年开始已初步建立起了政府购买服务、基金会资助计划、企业社会责任、社会组织项目等目录作为信息库和该平台的基础。 主办方的努力获得了不错的成果,慈展会闭幕后,官方统计数据显示,在本届慈展会上,共计对接总笔数达到2773笔,其中有1151笔共计8.42亿元的对接资金用于民间草根组织的公益项目,占总对接数的41.51%,占对接总额的16.58%。 拥抱互联网 “参加别的展会也许要带上一个大的手提袋用来装资料,但在慈展会上,只要带着手机,所有项目都能了解个大概?!? 移动互联技术的发展不仅推动了产业进步,在推动社会进步方面,同样大有建树。在慈展会上,记者发现,大多数的企业或公益组织,都已经实现了无纸化宣传,取而代之的是微博、微信和客户端的二维码。在展会现场,有许多企业设置了微信的互动环节,很多观展人在展会现场就关注了公益组织的微信,大量的信息实现指尖上的呈现。 “参加别的展会也许要带上一个大的手提袋用来装资料,但在慈展会上,基本没什么纸质资料,只要带着手机,基本所有项目都能了解个大概?!崩醋员本┑墓壅谷死钆扛嫠呒钦?,她目前在北京一家非公募的基金会工作,来展会的目的主要是为了学习如何能够更大限度地利用互联网技术进行宣传与沟通,因为在移动互联网的世界里,一个有趣的消息很快就能实现几何级数的增长。 “互联网公益”如今正在成为一种时尚,一种潮流,这绝不是因为它的酷和炫,而是效率的提升。在展会上,北京厚普聚益科技公司常务副总经理刘洁女士告诉记者,他们公司目前已经开发出一款名为“公益宝”的客户端,在这个客户端上,用户可以很轻松地看到平台上的公益项目,而这些公益项目都是经过审核的,公开透明,哪个用户捐款、多少人捐款,每个人都能看到。 过往的公益慈善思维,大多集中在社区的服务对象,要么集中在基金会等几个重要捐款资助方上。但是,互联网思维则强调用户原则,强调用户应该顾及到千万普通用户身上,强调他们的体验原则,这就突破了少数人的局限。在互联网上,哪怕每个人只捐献1元钱,在互联网的网聚效应下也会带来超过想象的捐款收入。 除了开发APP产品之外,刘洁表示,他们企业在为企业或者慈善公益组织搭建信息化平台方面正在取得越来越多公益组织的认可?!盎チ杂诠孀橹裕唤鲆馕蹲陨淼墓该鞫却蠓嵘?,公益组织的筹资能力也大幅提高,河南某家官办公益机构在接受了我们的系统之后,筹资额较此前大幅提升了数倍?!? 青少年项目最受关注 “未来五年内,慈善事业最重要的关注领域将是青少年儿童、社区发展和医疗卫生。青少年儿童为目前国内民间公益组织涉足比例最大的服务领域。” 从理论上讲,公益事业是面向全社会的,并没有什么特定的关照人群。然而,在大多数人的内心深处,关注弱势群体依然是慈善的主要方向。尤其是慈善公益事业尚未完全发展到成熟阶段的中国,慈善乃至公益组织更多会将目光投向弱势群体。 在本届慈展会上,北京晨报记者发现,有关青少年救济与帮扶最多,特别是帮助残疾群体的公益组织。来自北京的服务自闭症儿童的民办机构星星雨教育研究所,致力于先天性心脏病儿童的救治与贫困儿童助学的彩虹桥慈善基金会都来到了慈展会。在展会现场,来参与咨询的观展者络绎不绝,甚至有的观展者本身就是需要帮扶对象的亲属,“是带着一种希望与期待来的”。 彩虹桥慈善基金会副秘书长李俊莉告诉记者,目前社会上参与先天性心脏病儿童救治的公益机构已经有很多,但每家的救助条件都不一样,目前彩虹桥慈善基金会的救助范围已经扩展到全国,需要帮助的儿童有太多,但基金会目前还是非公募的身份,在筹集资金方面受到限制。 在慈展会上,中山大学与主办方联合发布的《中国公益慈善行业研究报告》指出,未来五年内,与中国社会转型和社会问题相对应,慈善事业最重要的关注领域将是青少年儿童、社区发展和医疗卫生。与此相对应的,大量的公益资源将投向这三大领域。 公开资料显示,在本届慈展会的对接成果中,青少年儿童类869项,占比33.92%,社区发展类445项,占比17.37%,医疗卫生类349项,占比13.62%。此外,中山大学中国公益慈善研究院、NGO2.0及南都公益基金会2014年联合发布的一份报告也显示,青少年儿童为目前国内民间公益组织涉足比例最大的服务领域。 慈展会主办方认为,以青少年儿童为代表的三个领域是我国慈善资金的主要支持方向,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公益资源供给与需求相匹配的格局逐渐形成,有利于产生更大的社会效益。 来源:新华公益 原文地址:http://news.xinhuanet.com/gongyi/2014-10/13/c_127090907.htm
-
任志强冯仑等为公益徒步穿越贺兰山2014-10-09任志强、刘晓光、韩家寰、冯仑等企业家支持民间环保公益。 10月6日,由阿拉善SEE公益机构(简称SEE)主办、深圳市红树林湿地保护基金会联合主办的“2014SEE穿越贺兰山”公益筹款行动,在宁夏苏峪口国家森林公园开启征途。这是国内迄今规模最大的以企业家为主体的环保公益徒步筹款行动。 本次行动吸引了200余名来自全国各地的企业界人士参与,得到了社会广泛的关注与支持。SEE现任会长任志强、首任会长刘晓光、第三任会长韩家寰及第四任会长冯仑等知名企业家都来到现场,身体力行助力民间环保公益事业。 “SEE一直支持全国各地的环保项目,每个项目上都有一群人默默无闻地在山川河流间坚守,但是社会上缺少对他们应有的关注。今天参与活动的每个企业家都徒步行走18.8公里,我们希望通过这种体验,向山河守护者表达敬意,也希望社会能给予他们更多的支持。保护千里之外的山水,就是守护我们脚下的家园。”任志强说。 来自“一亿棵梭梭”、“工业污染防治”和“三江源?;ぁ比鱿钅康腘GO伙伴们,也受邀组成了三支队伍,与企业家队伍一路同行。这为需要资助的项目人员、当地受益人和企业家提供了一个亲密接触、增进理解的机会。 SEE“一亿棵梭梭”项目工作人员冯芙蓉说,“企业家们都很忙,但是却拿出时间和资金,身体力行地支持环保,让我们很受感动和鼓舞。一亿棵梭梭虽然是个宏大的目标,但我相信只要坚持下去,这个理想一定能够实现。” SEE秘书长刘小钢说,“经过这次活动,相信参与者们对SEE、对民间环保公益项目也有了更直观和更深入的了解。了解才能感动,感动才能行动。我希望每一个参与者们都能够把自己收获的感动转化为行动,主动与身边的亲朋好友分享,用生命影响生命,给一线的山河守护者们带去更多的支持?!? 本次活动募集到的善款,将会用于支持“一亿棵梭梭”荒漠化防治、工业污染防治、三江源?;さ认钅康囊幌弑;すぷ?。在此次活动上,“一亿棵梭梭”项目正式启动,SEE将与当地政府和牧民携手,用十年时间在阿拉善的关键生态区域种植一亿棵梭梭,恢复200万亩以梭梭为主的荒漠植被,防治腾格里沙漠继续东进造成更严重的风沙侵袭。 为了支持此次公益筹款行动,企业家们不但直接为三个项目募捐,还纷纷发起网络捐款,向身边的亲朋好友传播公益环保理念的同时,倡导公众参与。各种创意筹款横空出世,“任志强约你一起去公益”在新浪微博上对SEE会长任志强带领的“特别报道队”三个席位进行公益拍卖,为“一亿棵梭梭”项目筹得26万元善款;SEE秘书长刘小钢发起了“自制曲奇饼干”义卖活动,支持“工业污染防治”项目。 在“穿越贺兰山”现场活动结束后,此次筹款行动期仍会持续到11月底。SEE和深圳市红树林湿地?;せ鸹峤诮衲昴甑渍焦脊急敬涡卸钪盏某锟罱峁?,并将请专业机构对善款收支做独立第三方审计。 作为一个为环保事业筹款的行动,本次活动从细节设计上都尽可能倡导环保理念?;疃斡胝咝枳员杆滩惶峁┢孔八?,组委会还要求“零垃圾”——每一位参与者在穿越过程都要将自己产生的垃圾带下山,并且要爱护沿途的动植物。 新闻背景 阿拉善SEE公益机构,是阿拉善SEE生态协会和SEE基金会(北京市企业家环?;鸹幔┑耐吵疲乖妇拔澳燮笠导揖?,留住碧水蓝天”。 阿拉善SEE生态协会成立于2004年6月5日,是由中国近百名知名企业家出资成立的环境?;ぷ橹?,旨在改善和恢复中国内蒙阿拉善地区生态环境,减缓或遏制沙尘暴的发生,同时推动中国企业家承担更多生态责任与社会责任。目前,SEE的企业家会员已经超过330人,10年来在环保公益领域的投入累计超过1.6亿元。 SEE基金会成立于2008年,致力于推动形成一个在规模和质量上与中国经济发展相匹配的、健康的、多元的民间环保公益组织生态链,从而可持续地促进解决本土环境问题。截至目前,SEE基金会直接投入累计超过6600万元,支持了将近400个环保公益团队,覆盖了过半的国内民间环保公益行业,已成为中国民间环保公益行业最大的资助方。
-
我国养老资产不足面临“银发贫困”:人活着钱没了2014-10-092010年已提前进入深度老龄社会 中国面临“银发贫困”之危 人生最大的悲哀是:人活着,钱没了!而这句笑话,恰恰就是中国养老即将面临的问题。 国庆长假前夕,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与社会保障中心教授杨燕绥发布了一份《中国老龄社会与养老保障发展报告2013》(以下简称《报告》),这份报告明确指出,由于老龄人口存在养老资产不足、消费和购买能力不足等问题,未来可能陷入“银发贫困状态”。 数据说明问题:按照实际赡养比观察,受1963年生育高峰和女性50岁退休政策影响,中国在2010年已提前进入深度老龄社会,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在2013年后,难以维持3∶1的赡养比,可能提前20年进入超级老龄社会。而在此之前的传统统计口径是,中国2000年之前进入老龄社会,2025年进入深度老龄社会,2035年进入超级老龄社会。 未富先老 如今随着老龄化的加速,“银发贫困”问题开始日益凸显。 “这样的状态在我国一直存在。比如,老年人在生活完全不能自理的阶段只好去养老机构,但这类养老机构的费用基本都在每月3000元以上,而企业职工每月的平均退休金不过2000元左右。”10月7日,中国社科院社会学研究所研究员唐钧接受《华夏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 对此,清华大学的《报告》明确指出,我国即老即富准备不足。这首先体现在未富先老,人均GDP水平未达到1万美元即进入老龄社会;其次,未备先老,养老服务体系和老龄产业发展滞后,养老难困扰着2至3代人;再次,未老先懒情绪滋生,劳动人口(15至64岁)就业参与不足,加之养老金增长快于低收入人群的工资增长的“倒挂”政策,再鼓励人们提前退休和早退休,更加剧了养老资产准备不足。当这个人群进入高龄失能阶段,将会有越来越多的人陷入“银发贫困状态”。 本报记者采访获悉,2014年中国国民平均预期寿命达到76岁(城镇78岁),减去15年养老金平均支付期数,应当从61岁开始计算老龄人口,但为了便于比较,清华大学的《报告》则是按照65岁计算老龄人口,也就是说,实际情况将比本报告更加悲观。 “事实上,1万美元是一个国际标准,从发达国家的经济发展和人口结构变化来看,大部分国家都是在物质财富积累达到一定程度后,才开始进入到人口老龄化进程阶段,这些国家有足够的财力来解决老年人的养老问题。而中国在远未达到这个经济水平之前就已早早地进入了老龄化社会?!碧凭硎?,中国进入“银发贫困的状态”至少已有十年,我国正处于中度老龄社会阶段。 更值得注意的是,中国老龄化正在奔跑前行,甚至有专家表示,中国或是世界上“变老”速度最快的国家。以全球为参照,目前全世界60岁以上老年人口总数达6亿,其中中国占近30%;2010年发展中国家65岁以上的人口平均比重是5%,中国高出该数值的3.87个百分点;法国老年人口比例从7%翻倍到14%经历了115年,瑞典用了85年,而中国将仅需27年。 补救政策密集出台 不患寡而患不均,对于未富先老的快速老龄化,我们需要面对的主要问题就是养老金政策在政策公平性、制度效率性和基金持续性等方面。 记者注意到,《报告》剑指的首要问题就是养老金政策欠公平,身份制和多轨制等问题导致养老金贡献和待遇差距在不断加大;其次,养老金制度欠效率,企业和职工养老金费率偏高,但养老金替代率偏低,为社会平均工资的40%左右,缺乏养老金待遇调整机制;最后,养老基金的可持续性也面临相当大的压力。一方面,政府负债率高。在中国人口相对年轻的阶段,挪用职工缴费形成的空账记录、机关事业单位和国企转制中形成的视同缴费工龄、大量非正规用工、城乡居民养老保险个人储蓄低收益、征用农地的农户补偿等,均属于养老金全覆盖政策下的政府负债;另一方面,养老金基金化率很低。 也就是说,在目前的养老金政策下,养老金无论是体外输血还是自身造血功能均无法从根本上解决“银发贫困”问题。 其实,近几年来,我国一直在推动养老服务业的发展,就在8月底,财政部还曾下拨24亿支持养老服务市场化试点,但是,如何能够使老年人潜在的需求变成实际的有效需求,现在还缺乏一些有效的办法。 “我国这方面做得确实不够,但已在抓紧调整。比如,在英、美等发达国家,对个人养老保险实行税收优惠是比较普遍的做法,其意在于鼓励公民主动购买养老险,以增强公民自我养老的经济能力,而我国通过长时间的酝酿也终将在2015年启动这类个人税收递延型养老保险试点。”10月7日,某大型保险集团研究员崔鹏接受《华夏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人口结构既然发生了变化,很多政策就应向老年人口倾斜。 来源:华夏时报 原文地址:http://gongyi.ifeng.com/a/20141009/40831292_0.shtml
-
濮存昕:用出世的心做入世的事情2014-10-09昨日下午,著名演员濮存昕赴合肥市委宣传部和市文联主办的“大湖之约—艺术名家大讲堂”之约现身合肥大剧院。记者采访时,有着丰富人生阅历和舞台经验的濮存昕表示就是要跟大家做个平等的交流?!拔艺於祭掷趾呛牵业男愿窭丛从谧鑫囊展ぷ?,艺术拯救了我,我也希望我们做戏剧工作的人能通过舞台上的表演,给观众滋养起性格上的自信?!? 艺术滋养性格自信 作为中国戏剧家协会副主席、北京人民艺术剧院副院长,濮存昕说:“一个剧院可以改变一个城市的性格,这个窗口可以让很多蝴蝶飞进来,全世界最优秀的剧团和演出飞进来,不出合肥可以看到天下最好的文学艺术的表达,也是对世界、对历史、对现在的了解,剧场是一个生活的融合,静享生活的愉悦,让思想也有快感,不是一般的浅层次的娱乐,是对精神、对灵魂、对自己生命的触动。 ” 濮存昕直言自己这次到合肥不是来搞讲座的,而是互相交流,“共享文化艺术给予我们的滋养。 ”在他看来,精神生活修复的能力往往就是艺术,“如果一个人热爱艺术,自己还有这种特长,识其器,便会在遇到命运的不公和挫折时,化成修复自己的能力,这样生活才有意义?!彼?,斯琴高娃曾接受了一个采访,标题让他记住了,“她说‘艺术拯救了我’,我很喜欢,我也被拯救了。 ” 人活得要真实透亮 在影视剧中,濮存昕的儒雅形象深入人心,私下他也热衷参与公益事业。被问是否可以保持自己的正面形象,濮存昕爽快表示:“我有很多缺点你不知道啊。没必要脱衣服的时候绝对不脱,我见什么人说什么话,我到这儿来当然不能骂大街了,看到不高兴的事一定要骂大街。人活得要真实,要透亮一点,但是有一点态度一定要坚持,就是平等,我跟你是平等的,我跟任何人是平等的。真实和虚假之间要找到一个平衡点。该说的就说,不该说的不说,该说的不当时候不能张嘴。 ” 对用大量业余时间投身公益事业,濮存昕觉得是再自然不过的事情。 “用出世的心做入世的事情,该赚钱的时候劳而有获,该掏钱的时候掏钱,做自己喜欢做的事,快乐最重要,想明白就玩了。我认为对的事情,只要自己能做到就行了,不要去管别人?!痹谒蠢?,做公益就是做对的事情,坚持做公益获得的喝彩,和演员得到的掌声一样,都是观众对自己人格、形象的充分肯定。
-
崔子研:公益组织要理性救灾2014-10-0910月7日21时49分云南省普洱市景谷傣族彝族自治县遇6.6级地震,云南人民又遭灾创,全民痛楚。关注灾难,帮助灾区,人人有责。各公益组织近年来在灾难面前大有作为,大显身手,大受赞誉,大得发展。因此,在灾难面前公益组织的表现已成为灾难之中的另一个热点。但细忖之,还应强调理性。 一、配合政府,理性应灾 世界各国应付灾难均由政府统筹,好像尚无例外。在灾难面前,政府的组织、政府的力量、政府的优势是第一位的。在我国抗灾抢险一向由政府、军队等国家力量直接组织参与,不是任何社会组织能替代的。在灾难来临时,从中央到地方首先保证的政令畅通、组织有序、及时救援、保障生命、调剂资源、科学管理等,在这种情况下,各公益组织都不是突出自身表现的时刻,而是显现自身作用在大局中需要的时刻。各公益组织不宜在此时抢挤交通资源、生活资源、媒体资源、系统资源等,在急切的救灾格局中露一把名、上一次像、出一阵声、获一群赞,如果这样就有违公益慈善了。救灾主导者是政府,不是哪个公益组织,请尊重政府、体切灾难、剔减私益、绝不添乱。 二、突出宗旨,实现救灾 各公益组织是有自身宗旨的,在灾难面前都可参与。不论是抢险、医疗、教育、环保、防疫、营养、心理康复等等一切,都可依据自身宗旨、使命,引导社会资源,参与救灾之中。重要的是,不是体现在去灾区观摩的人有多少,而是给灾区带去的帮助是多少。现在各公益组织非常重视第一时间赶赴灾区,其实远不如第一时间根据宗旨、使命为灾区做些必要的设计和努力。公益组织在救灾的作用上不是拼比给灾区送了多少钱,去了多少人,在灾区睡睡袋住帐篷多久,而是拼比对灾区的关注心、调动力、示范性、真效果。 三、发育自身,防灾减灾 在公益组织发展的今天,在自然灾害频繁发生的当下,公益组织与自然灾害的关系也应常态化。所谓常态化就是一种良性的互动,一是公益组织以宗旨对灾难,每一个组织都要根据自身的宗旨,强化建设,增加实力,理顺机制,对可能发生的灾难做有常态的准备,一旦灾难发生即可根据自身宗旨启动救灾机制,而不是手忙脚乱,募钱募人,盲目追大,一味求多,脱离宗旨,无所适从,误导社会,扰乱统筹;二是根据自身宗旨,规范行为,形成制度,一以贯之地进行防灾减灾的社会宣导。所谓宣导,就是在贯彻自身宗旨的前提下,将公益关怀始终置于防灾减灾情景之中,使自身的公益目的始终处于在灾难来临时的常态之中,以求防灾减灾的常态长效。
-
社会力量介入:儿童大病救助机构怎样合纵连横2014-07-31编者按 据不完全统计,2013年共有96家慈善组织开展了149个儿童大病救助项目。其中,慈善组织救助唇腭裂患儿4万名,先天性心脏病患儿3万多名,脑瘫患儿将近9,000名,白血病患儿4,300名,肢体残疾儿童1,600多名,听力残疾儿童900多名,救助了烧烫伤患儿140多名,其他疾病患儿30万名,加上其他未披露信息进入统计的儿童大病救助项目,2013年,慈善组织共对将近40万名大病患儿进行了救助。如果不将乡村儿童大病医?;鸷椭泄O兆ㄏ罨鹞涔郝蛄舜蟛∫奖5⑽椿竦帽O绽砼獾亩扑阍谀?,2013年慈善组织共救助了10多万大病患儿。 社会力量的介入,无疑弥补了部分疾病尚未被国家政策覆盖的不足,与政府医疗救助的救助力度相比,慈善组织的救助力度更大,除了医疗费用外,慈善救助的内容更为丰富。这些都是社会组织所展示出的优势。 然而,社会组织也会在救助过程中,依然暴露出诸多不足和问题,儿童大病慈善救助也面临着资金募集难度大、专业人员缺乏、为患儿提供专业服务能力不足、慈善组织之间缺乏互动与衔接等基本挑战。 目前的慈善组织大部分都独立运作,缺乏有效的信息沟通方式。就不同疾病的大病救助而言,缺乏统筹会导致救助资源集中于某几种病种,造成一些疾病救助资源不足,另一些疾病的救助资源过剩;就同一种疾病患儿的救助而言,缺乏统筹会存在过度救助的可能性,而患儿及家长在了解不同慈善组织的救助标准以及准备申请资料的过程也需要时间。 7月22日,由中国红十字基金会、北师大中国公益研究院联合主办的第二届中国儿童大病救助论坛在京举行。论坛发布了《中国儿童大病医疗保障与社会救助分析》报告,并就加大儿童大病救助扶持力度、打造儿童大病救助联合平台等进行了探讨。 现状:异地就医普遍 流动儿童医保问题突出 《中国儿童大病医疗保障与社会救助分析》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指出,当前全国儿童大病医疗保障面临三大挑战。首先是基本医保对重大疾病的实际报销比例有限。数据显示,基本医保的报销比例在20%-45%,超过20万元以上医疗费用的疾病实际报销比例还会更低,有超过70%的参保农民和参合居民仍未被可以提供大病医疗费用二次报销的城乡大病医疗保险覆盖。其次,儿科医疗资源短缺且不均衡导致儿童大病异地就医非常普遍,而医疗保险县级统筹与异地就医需求之间存在矛盾,导致报销比例进一步降低,且就医和报销流程非常复杂。第三,流动人口参保制度建设滞后,上千万流动儿童医保问题突出。据统计,2012年我国0-17岁城乡流动儿童约有3581万人,其中跨省市流动儿童有1078万名,流动人口的参保率仅44%。 国家卫计委基层卫生司副司长聂春雷在论坛上介绍,2010年,原卫生部会同财政等部门,从儿童先心病、白血病两个病种入手,开展了重大疾病保障工作,实际医疗费用报销70%,符合救助条件的,再由医疗救助补偿20%。2013年纳入大病保障病种已经扩至22种,包括多种与儿童有关的重大疾病。部分省市还探索将儿童神经性耳聋、人工耳蜗植入纳入大病保障范围。 从2012年起,卫计委指导各地,利用新农合基金向商业保险机构购买大病保险试点工作,在参合大病患者中,发生高额医药费用情况下,新农合报销结束以后,由大病保险基金对家庭难以负担的部分还给予一定的补偿。截至2014年5月底,全国50%以上的县市区已启动大病保险工作,覆盖人口2.97亿,大病患者实际报销比例在新农合原报销的基础上,提高了12个百分点。 政策: 公益救助怎样与体系结合 在政府搭建的医保体系尚难以全面保障的背景下,以社会资源为主的公益慈善救助成为解决儿童大病医疗难题的一个重要补充资源?!侗ǜ妗废允?,2013年,全国90多家慈善组织共开展了将近150个儿童大病救助项目,对10多万各类重大疾病患儿进行了专业有效的救助,弥补了部分疾病尚未被国家政策覆盖的不足;其中,对不区分病种的多种疾病的综合救助项目数量最多,占25%。专项救助项目中,先心病、白血病、唇腭裂的救助项目数量最多,分别占比24%、12%和10%;从项目的救助规模来看,针对白血病、脑瘫、残疾儿童的项目规模大部分集中在0~50人,规模较小,而针对先心病患儿的救助项目,已有部分项目达到中等规模。慈善救助具有及时性、多样化的优势,同时能促进社会资源的有效流动。国家近年来彩票公益金对儿童大病救助项目的支持,已经发挥了较好的推动示范作用。 北京大学教授、国务院医改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李玲说,现在的医保、医疗、医药、民政,还有公益机构,呈现出碎片化的格局,体现在儿童方面,一个家里的孩子得病了,得四面去求救,跪在路上的也有,网络上的也有。 对于公益慈善怎样与政府的社会救助政策相结合,爱佑慈善基金会副秘书长蒋昭华介绍了他们的经验。在2009年之前,爱佑一直都是在做独立资助,没有办法和政策相结合?!罢舛晕颐抢此凳呛艽蟮睦拧!苯鸦担?010年之后,我们与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签订了一个合作协议,他们支持55%-60%的治疗费用,爱佑承担剩余部分,所以这些儿童的大病治疗全部由公益组织和政府来承担。江西省也是,我们和革命老区基金会还有他们卫生部门、民政部门几方联合?!? 现在的新政策每个省的做法都不一样,这对公益机构来说是一个很大的困扰,有的地方省一级、市一级的政策都有变化?!霸谡飧龉讨?,我们还是想推进全省的及时结算,目前黑龙江、安徽等几个省和我们签订了大的合作协议,实现全省范围内的合作。安徽省现在是新农合定额报销70%,这个定额是全省范围内都可以直接结算70%,爱佑承担剩余的30%,所以安徽省的孩子手术费用也是全额结算?!苯鸦?,“爱佑希望能够探索资源整合,多方联合。在这个过程中,国家的政策就是所谓的底,我们是政策的补充,希望补剩余的部分给补上?!? 挑战: 公益机构之间如何协作 公益机构之间怎样整合儿童救助资源?北京春苗儿童救助基金会秘书长崔澜馨表示,同一病种的救助机构有很多,在这些组织里边,大家真的能够联合起来的其实少之又少。每一家都在审核,每一家都在筛查,大家是否能联合起来?“每家基金会特点不一,有的基金会资金比较雄厚,他们希望给孩子直接的资金资助。春苗资金非常薄弱,但我们依然可以帮助孩子,我们可以跟其他基金会联合,我资助的孩子,如果别人再资助了,我的资金就撤回来,投入到其他有需要的孩子身上?!? 没有共同的想法和观念,就会产生机构之间的矛盾和冲突,这样反而产生很多内耗,降低了救助效率。崔澜馨说:“其实对于复杂的病种,通常是需要几家基金会联合资助的。如果我们能达成共识,形成一个规范,大家的联合就不难了。我们希望能够实现政府、基金会、医疗机构之间的横向、纵向联合,包括媒体的联合。” 来源:凤凰公益 原文地址:http://gongyi.ifeng.com/news/detail_2014_07/31/37643928_0.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