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告别冰冷,收回失望,“告别冰冷,收回失望,
我们同行不分离。
露出你笑容,接受我存在,
我们同行不分离。
伸出你的手,握住我的手,
我们同行不分离。”
在公益歌曲《同行》里,歌手们感人的歌词和优美的旋律感染着每一个观者内心深处的善良和同情,心被驱使着寻找公益慈善的方向。在中国上万个公益组织里,除了壹基金、宋庆龄基金会等著名的慈善机构外,还有很多人热血奉献在公益慈善的道路上,为不同领域需要帮助的人们提供支持和帮助。香港文汇报【记者博雅】
第一夫人被称“彭妈妈”献力人类公益事业
近些年,在一些商业场合,作为中国最知名的口碑也最好的歌唱家,彭丽媛已经很少出现,人们越来越多地看她出现在公益场合,尤其是她对于因艾滋病和结核病给人类带来的问题所给予的更多的关注。曾多届担任全国政协委员的彭丽媛在任期内发起了多项针对艾滋病和结核病防治的提案,包括对艾滋孤儿的心理支持,公众艾滋病宣传教育,以及对耐药结核病患者治疗立法的提案。
正因为“她长期以来为中国那些因结核病和艾滋病而挣扎求生的男女、儿童,尤其是孤儿提供帮助,”在2011年6月3日,世界卫生组织总干事陈冯富珍在瑞士日内瓦世卫组织总部授予彭丽媛"世卫组织结核病和爱滋病防治亲善大使"称号。
安徽男孩高俊是艾滋孤儿,也是一则有关反艾滋病歧视的公益广告短片中的主角之一。小高俊被问到最喜欢和谁在一起,天真地眨巴了几下眼睛,笑着说:彭妈妈。
“高俊的父母都因感染艾滋病去世了,高俊也是艾滋病患儿,此前被叔叔婶婶圈养在猪圈里。彭丽媛第一次见到这个孩子、听到他的遭遇时,眼角都湿润了。她特别心疼高俊,把他抱在怀里,喂饺子给他吃。”阜阳艾滋病贫困儿童救助协会会长张颖介绍说。
在那个公益短片的尾声,被问及“红丝带的工作你希望能做多久?”,彭丽媛说:“只要是需要我想一直做下去。”
369公益行动助肺结核大学生重返象牙塔
2月28日,来自新疆伊犁师范学院的维吾尔族青年卡依萨尔.买买提,在经过一个多月的治疗后,一身轻松的离开深圳山厦医院,踏上了返程的列车。
买买提是深圳山厦医院推出的“免费治疗贫困大学生肺结核患者公益活动”的受益人之一。自2014年1月13日该院推出“369行动---免费治疗贫困大学生肺结核患者”以来,已经有6位来自中国内陆不同省份的贫困大学生来此治疗。
卡依萨尔.买买提的梦想
放寒假了,买买提拿着大学辅导员帮他申请的全校捐款作为路费,揣着奶奶为他烙的几张馕,辗转数日,行程数千里,终于在2014年1月22日这一天来到深圳山厦医院。
“来的时候我只是抱着试一试的态度,心里完全没底。但看到这里住着很多结核病人经过治疗痊愈出院,特别是有一个湖南大学生因口服结核药物严重过敏引起剥脱性皮炎及肝功能严重损伤,转氨酶上千,辗转湖南、北京、上海多家医院都被拒绝治疗,最后在这里治疗两周后,有明显好转,给我增添了治疗的信心和勇气。经过了6次肺穿刺给药手术后,现在明显感觉到人轻松多了,我来之前喘气都费劲,背部似有东西,前几天拍片显示病灶已大部分吸收。而且这里的医生护士都对我很热情,感觉好像到家一样。”买买提对记者说道。
买买提今年19岁,5岁时父母离异,10岁时父亲去世,一直和奶奶相依为命,在高二时被乌鲁木齐友谊医院确诊为肺结核,经过多次治疗后转为阴性。买买提说他其实一直早就关注到了深圳山厦医院的治疗肺结核的“微创靶向综合疗法”,但由于费用问题一直犹豫未决。2014年初该院推出的“免费治疗贫困大学生肺结核患者”的活动让他有了南下治病的勇气。
已经开始上课的买买提在和记者通电话时说,再有20来天就到了世界结核病日,作为一名结核患者,他想表达一些他的梦想。他操着一口学生的新疆普通话说道:“我希望这项‘肺结核大学生免费治疗关爱行动’能深入持久地开展下去,让更多在校大学生受益;希望社会不要歧视肺结核患者,让已经治愈的结核病患者能够重新融入社会,回归正常生活。”。
369公益行动-肺结核大学生免费治疗关爱行动
2014年1月13日,深圳山厦医院发起的“肺结核大学生免费治疗关爱行动”正式启动,行动计划为369名早中期肺结核大学生进行免费治疗,所以也称“369行动”。据介绍,该行动将在2014年寒假、暑假各接受100名大学生肺结核患者;此外,平均每月接收20例。接受范围主要为住校贫困大学生早中期肺结核病人。
经过了解,该医院是深圳市卫生局批准的集临床、教学、科研、预防、保健和康复为一体的现代化综合性医院,院长杨玉山硕士率领科研小组致力于肺结核治疗事业,潜心专研专业技术,独创了治疗肺结核的新技术,微创靶向综合疗法。值得称道的是他始终坚持治病救人为先的理念,提出先抢救,后交钱的患者至上的六字方针。
从防“艾”到大“爱”
------- 中国青爱工程推进学校性教育
2009年11月,当汶川县第一小学的副校长杨蓉老师从青爱工程形象大使白岩松先生手中接过第000044号“青爱小屋”的牌匾时,杨蓉老师说,她们15人“爱的教育”研究团队在历经两年的学习和努力后,终于走到了青爱的圈子里。
汶川一小的“青爱小屋”是青爱工程10000间青爱小屋计划中的第44个。小屋并不大,有柔软的沙发,学生们可以围坐在一起讨论的小桌椅,“听‘花儿’开的声音”的墙报,系统的针对中小学生不同年龄段的性教育书籍和视频资料。小屋的负责人杨蓉老师说,在这里,女孩儿知道了自己身上的什么部位别人不可以碰;在这里,男孩儿们知道了女孩儿们都要用ABC;在这里,家长们也要定期被培训了解如何与孩子们正确的沟通性这一话题;在这里,孩子们知道了成长中的男女不同是大家都要经历的事。
青爱工程欲建万间小屋润万方褔田
有专家指出,中国的艾滋病防治工作,重点放在了筛查和关注艾滋病感染者,对于三亿多青少年的性健康教育作为根本的防艾教育重视不够。有专家指出,系统全面的性教育,实际上是给予青少年性知识、性价值观、性文明和性安全的深刻教导。
2006年底,在全国人大、全国政协及国家各部委的大力支持下,由两个国家一级社团——中国教育学会和中华慈善总会共同主办的慈善教育项目——中国青少年艾滋病防治教育工程,在北京启动。该项目简称“青艾工程”,后经其首任形象大使白岩松建议,改称“青爱工程”。
据青爱办公室主任李扁介绍,青爱工程致力于从学生的心理健康、青春期性健康、艾滋病防治,和慈善教育等四个方面加强青少年爱的责任意识,和爱的能力建设。“青爱工程”从“防艾”教育到“大爱”教育,在全国的大、中、小学及幼儿园,大面积、规模化、系统性地展开并提升青少年爱的素养、爱的能力;同时也对艾滋病致孤儿童或家庭实施救助,使其从小树立艾滋病防治意识,接受健全的性健康教育,养成完整的人格。
具体到每一所学校当中,就是建立“青爱小屋”。“青爱小屋”可以是十几平方米的一间房,也可以是二三百平方米的十几间房,面积大小不重要,重要的是每间青爱小屋,都包含了性健康教育、艾滋病防治、心理健康教育及慈善公益心的培育。有了青爱小屋,爱的教育不再空洞无物、纸上谈兵。
截止到目前,青爱工程已在全国建立了290余所青爱小屋。2012年,青爱小屋曾以先进的公益理念和创新的教育模式荣获“镜头下的责任中国”特等奖。据李扁主任介绍,捐建青爱小屋慈善项目的善款来自于境内外社会团体及其他组织和个人自愿捐款,所有善款均进入中华少年儿童慈善救助基金会帐户。青爱工程的计划是要在全国各地的学校捐建10000间青爱小屋。
青爱工程形象大使白岩松
七年前,十届全国人大副委员长、原民进中央主席许嘉璐先生为白岩松授牌“青爱工程形象大使”,自此,在青爱工程的大棋盘上,白岩松就成了一个忙碌的棋子。做为青爱工程的首任形象大使,自青爱工程实施以来,白岩松先生积极参与青爱工程活动20余次,为青爱小屋题词,做专题讲座,并慷慨解囊,捐助善款121,000元,援建青爱小屋1间,心联小屋2间。
“每个人多一些温馨的‘爱’,社会就少很多危险的‘艾’,防‘艾’,从‘爱’做起”。这或许就是白岩松对青爱工程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