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少年儿童慈善救助基金会副秘书长赵武军
中华慈善新闻网北京1月13日电 日前,中华慈善总会新闻界志愿者慈善促进工作委员会、人民网—中华慈善新闻网、新浪公益共同主办的“中国梦·我的公益梦”中华慈善公益沙龙系列活动在北京中扶国际大厦内的中华儿慈会会议室顺利举行。
作为活动的参与方,中华少年儿童慈善救助基金会(以下简称“中华儿慈会”)免费为本次公益沙龙提供举办场所?;鸹岣泵厥槌ふ晕渚魑牖峒伪?,进行了精彩发言。
赵武军在发言中讲到,中华儿慈会作为一个成立于2010年初、在公益道路上行走了仅三年多的“新兵”,遇到过很多困难和挫折,同样也看到了激情和希望。
如果用三句话来总结概括一下中华儿慈会这三年的历程,第一句要说的就是不懒惰。慈善事业在这几年的发展过程中并不是那么平静和容易的。这期间有社会大环境的变化,包括社会的发展和转型,慈善事业中同样也存在着很多质疑和思考。而这恰恰就要求中华儿慈会要紧跟着时代的潮流,不懒惰,不偷懒,要提出很多具有思想性和建设性的发展方向。
第二句话就是要不保守。保守只能让人固步自封,逐渐被时代所抛弃。现在中华儿慈会在理事长魏久明的带领下,做了很多资助性的项目投资。比如儿慈会的“童缘”项目,基金会每年要拿出1000万来资助很多民间的或者说是草根的NGO组织,这个项目儿慈会已经坚持做了三年。儿慈会也希望通过这样一个项目,来帮助一些刚刚成立的草根公益组织,让它们在起步之初,实力和影响力都很弱小的时候,能够坚持走下去。不保守就是要尽量的向前看,要用发展的眼光来看待问题和帮助他人。
第三句话是不成熟。这也是中华儿慈会自身的切实情况,毕竟儿慈会才刚刚成立三年,在很多方面还在探索阶段。而且一个事业要想获得好的发展,就必须要有专业的人才队伍。儿慈会现在的专业人才还远远不够,在此也希望各界热心公益的专业人士,加入儿慈会的队伍,为公益贡献一份力量。同时也欢迎社会各界关注儿慈会的人士提出批评和建议。这样不仅能促进儿慈会的业务水平不断提高,还能让儿慈会更加的公开和透明。
此外,赵武军还在发言中讲到了中华儿慈会在募款方面的一些转变。
“在儿慈会成立之初,募款来源主要是一些企业的资助,比如之前有企业资助儿慈会5000万在玉树做了一个项目,其中500万买衣服等物资来资助玉树的一些贫困儿童,另外还拿出1500万抚养玉树的100个孤儿,剩下的3000万在玉树建设了一个面积一万多平米,能够收留400多个孤儿的儿童村。”赵副秘书长说,“现在,我们基金会要做的就是把募集资金和项目运作更好的结合起来。比如我们的9958儿童紧急救助项目,这是一个非常接地气的项目,这个项目每一笔资金的使用都具有明确的指向性,都是要具体到某一个少年儿童个体。在募款方式上我们充分利用新媒体的力量,开通网络和微博募款渠道,面向公众来募集资金。这就要求我们在运作的时候,既要和项目结合,同时要对于资金的使用非常严谨,要完全按照捐助人的意愿去做,并且在网上对资金的使用情况进行公示和信息的反馈。”
赵武军还向参会嘉宾和记者朋友们介绍了中华儿慈会利用网络和新媒体平台募集资金的情况。其中在2013年,天使妈妈专项基金和9958儿童紧急救助项目筹资额超过千万,爱心家园义工联项目超过500多万。赵武军强调了打造品牌项目的重要性,指出中华儿慈会目前有20多个项目,在以后的发展过程中要更加重视品牌项目对基金会的影响和推动作用,要进一步加大对品牌项目的推出和打造力度。
来源:人民网
链接:http://ccn.people.com.cn/n/2014/0113/c366510-2409761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