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7日,中华少年儿童慈善救助基金会(以下简称中华儿慈会)华夏文化教育专项基金成立仪式暨北京市正泽学校东方通识教育体系研习基地挂牌仪式在北京市正泽学校举办,这是中华儿慈会在支持国学文化教育方面的又一次重要尝试。
作为国务院批准、由民政部主管的全国性公募基金会,中华儿慈会多年来坚持对困难少年儿童开展医疗、成长、教育、环保、文体等方面的救助,在海内外慈善救助领域具有重要影响?;奈幕逃ㄏ罨鹗侵谢然岬淖ㄏ罨?将秉承“教之以爱,育之以礼,启之以智,导之以行”的理念,以多渠道筹集资金,提高全民文化教育水平服务为宗旨,支持开展促进国学文化教育事业发展的公益活动。
中华儿慈会理事长王林表示,中华儿慈会成立于2010年1月12日,是一家全国性公募基金会,始终坚持以慈为怀、从善如流、呵护未来、促进和谐的理念。中华儿慈会成立10年来,募集的善款已经超过35亿,80%以上来自于个人捐助,是汇集爱心支持困境儿童的基金会。华夏文化教育专项基金立足于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播和发展,在国学文化教育传播方面将进行深入探索。希望通过未来的努力,真正实现为儿童服务的宗旨,真正让所有儿童都在祖国蓝天下健康成长。据介绍,华夏文化教育专项基金在未来将支持开展文化教育、人才培训和学术交流等活动,普及文化教育知识;资助开展社区贫困人口的文化、教育的专项救助;推进文化、教育等研究成果的转化;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及应用;奖励在文化、教育事业中做出突出贡献的人员。同时,华夏文化教育专项基金将与多家学校携手,组建东方通识教育体系研习基地。
当天,华夏文化教育专项基金资助的东方通识教育体系研习基地在北京市正泽学校正式挂牌。
作为北京市国有民办学校的代表,北京市正泽学校按照“政府支持、企业运作、教育家办学”的新型模式设立。学校以“正泽”为名,凸显其“正本泽根、正己泽人”的办学追求。在教学过程中,北京市正泽学校一直依据国家课程理念和学校的办学追求,自主研发并实践着独具特色的校本课程体系,以给学生更多的选择机会和更丰富的生命体验,为每一个学生能够自信和成功地应对未来挑战而奠基。
国家教材委委员、国家督学、教育部基础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北京市正泽学校校长李烈表示,北京市正泽学校在教育中一直秉承着中国传统文化执两用中的理念:关注学生发展中个性与共性的兼顾;关注东西方文化的交融贯通;让孩子们既要学习优秀的中华文化传统,又要具备国际化的视野;关注学生的智育发展与德行品质发展,让智与德共同撑起的一撇一捺大写的“人”字。在中华儿慈会华夏文化教育专项基金的支持下,北京市正泽学校与崇贤馆携手,在东方通识教育体系中共同探索、研究、实践。希望在此项活动中,借助崇贤馆及各位专家学者的力量,建立崇贤学堂,让中国传统文化浸润正泽每一个孩子的心田。取经史子集之精华,养学生浩然之正气;吟诵唐诗宋词,体会中华文字之韵味;听悠扬的古琴,赏典雅的中国画……提升文化之自信;让一位位先贤的智慧,唤醒孩子内心的中华文化基因,也赋予中华传统文化新的活力。让正本泽根、正己泽人的办学理念植根于孩子的内心,外化于孩子的行为,真正成长为一个大写的人。李烈指出,此次中华儿慈会华夏文化教育专项基金资助下的东方通识教育体系研习基地,将是北京市正泽学校探索国学教育、推进传统文化进校园的更为积极深入的尝试,对助力民族文化复兴和创新性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仪式举办期间,中华儿慈会华夏文化教育专项基金顾问委员会、专家委员会授予证书仪式举行,聘请毛佩琦、任德山、王宜、侯艳宁、李丽等专家担任中华儿慈会华夏文化教育专项基金顾问委员会、专家委员会委员。随后,文化名家、评论家、专家学者共同展开研讨,深入探索新时代慈善事业发展和教育文化关系。毛佩琦教授代表专家委员会赠予华夏文化教育专项基金“明德亲民、止于至善”书法作品。(光明日报全媒体记者田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