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新闻网】中华儿童少年慈善救助基金会公益项目启动2020-12-14中新网厦门12月12日电 (杨伏山 陈芳)中华儿童少年慈善救助基金会开展的公益活动项目——“看见2021”12日在厦门启动,厦门大学附属厦门眼科中心捐赠1200万元善款,助力推进青少年儿童近视防控及各类常见眼病救助,让每个孩子都能拥有一个光明的未来。 当天,由中华少年儿童慈善救助基金会瞳爱救助中心主办的“看见2021——眼科专家天团助力青少年儿童护眼爱眼”活动,在厦门五缘第二实验学校举办,另有6家爱心企业也分别捐赠了眼镜等爱心物资。 中华少年儿童慈善救助基金会理事长王林告诉记者,公益项目捐赠资金将用于开展对老少边穷地区困难家庭儿童视力筛查,对筛查出来病患儿童,给予医疗上的救治;同时,将对贫困地区筛查出来的、确有视力缺陷的儿童,给予配镜,让很多困难儿童眼疾得到治疗。 据介绍,“看见2021”项目将组建一支“眼科专家天团”,为该项目的推进实施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持和专业指导?!把劭谱姨焱拧庇上妹糯笱Ц绞粝妹叛劭浦行淖茉撼ぁ⒀劭蒲芯克?、国际眼科科学院院士黎晓新教授,华厦眼科医院集团专家委员会主席、斜视与小儿眼科专家、国际眼科科学院院士赵堪兴教授,国家卫健委近视防控专家组成员、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曾骏文教授组成。 项目启动后,中华儿慈会曈爱救助中心将携手“眼科专家天团”,整合优质医疗资源,组织骨干医护人员和专业医疗设备,走进全国各个中小学校和幼儿园,开展公益眼健康筛查,多维度干预并改善中国儿童青少年视力现状。 “看见2021”项目也吸引了蹦床世界锦标赛男子单跳冠军张雒和赛艇国家级健将、澳大利亚悉尼赛艇世界公开赛冠军徐莹的关注。两位体育明星作为该项目的爱心大使,莅临启动仪式现场,以体育明星的视角探讨视力?;さ闹匾裕粲跚嗌倌甓刈⒃硕脱劢】?。 在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公益事业上,厦大附属厦门眼科中心先后开展“近视防控百校巡讲”“为乡村点睛”等近视防控公益项目,形成针对城市和乡村学生的近视防控模式,还远赴“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开展慈善光明行。 厦门市委常委、统战部长张毅恭称,“看见2021”公益项目,为全国青少年儿童提供可持续的眼健康关爱服务,帮助孩子们做好近视的“防”与“控”,我们很开心在这看到了厦门身影。 他说,建设“爱心厦门”需要凝聚每一份爱心力量,呵护儿童眼健康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希望厦门眼科中心继续秉持“以病人为中心”的初心,为民众提供更加优质的眼健康服务。(完)
-
【凤凰网公益】中华儿慈会启动“看见2021”计划 关爱青少年眼健康2020-12-14为贯彻落实国家对于青少年儿童近视防控工作的号召部署,打好近视防控攻坚战,12月12日,由中华少年儿童慈善救助基金会举办的“看见2021”——眼科专家天团助力,青少年儿童护眼爱眼活动在厦门五缘第二实验学校正式启动。 此次活动得到厦门市党政领导的高度关注和大力支持,厦门市委常委、统战部部长张毅恭出席并致辞。厦门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林德志、厦门市副市长国桂荣、厦门大学原常务副校长潘世墨、厦门市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上官军、厦门市人大教科文卫委主任陈李升、厦门市教育局局长郭献文、厦门市卫生健康委员会主任姚冠华、厦门市纪委监委驻市卫健委纪检监察组组长王章荣、厦门市教育局体卫处处长洪建军也出席了启动仪式。 中华少年儿童慈善救助基金会理事长兼秘书长王林、厦门大学附属厦门眼科中心总院长黎晓新教授出席启动仪式并致辞?;醚劭埔皆杭哦鲁に涨觳樱醚劭埔皆杭抛椅被嶂飨钥靶私淌?,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曾骏文教授,中国标准化研究院视觉健康与安全防护实验室主任蔡建奇、蹦床世界锦标赛男子单跳冠军张雒,赛艇世界公开赛冠军徐莹和中华少年儿童慈善救助基金会瞳爱救助中心总监常冠男参加了启动仪式。 启动仪式上,厦门眼科中心向中华儿慈会瞳爱救助中心捐赠1200万元善款,专用于开展中小学生视力义诊工作,帮助学校建立视力健康档案,定期关注学生视力发展情况。与此同时,上海摩秀创意眼镜有限公司、厦门福伦达贸易有限公司、厦门业展光学有限公司、江苏万新光学有限公司、福州凯宏眼镜有限公司和福建奕源贸易有限公司向中华儿慈会瞳爱救助中心捐赠了共计59600副眼镜,为孩子“看见未来”赠薪添火。 此外,厦门五缘第二实验学校作为近视防控优秀学校,由校长石锡伍介绍了校园近视防控的现状及成功经验。随后,华厦眼科中心执行总经理姚郑玲玲为校园近视防控优秀校医代表赠书。 看见·政能量 根据2019年11月教育部发布的数据,中国儿童青少年总体近视率为53.6%,中国青少年近视率已达到天花板。面对这一严峻问题,习近平总书记在2018年8月作出重要指示“全社会都要行动起来,共同呵护好孩子的眼睛,让他们拥有一个光明的未来”。 张毅恭部长在致辞中提到,委市政府积极贯彻落实中央精神,建立防控机制,落实防控措施,抓好宣传培训,改善软硬件环境,多措并举做好儿童青少年近视综合防控工作,保障儿童青少年健康成长。张部长还表示,厦门市一直都在积极塑造、丰富和提升文明有爱、向善向上的城市内在精神和人文温度,建设温馨和谐的“爱心厦门”。 看见·公益心 儿慈会瞳爱救助中心一直致力于保护和关注中国青少年儿童的眼健康及视力问题,自成立至今的七年里,瞳爱救助中心已走遍30个省市,开展1200余场义诊筛查活动,共为超过200万名适龄儿童开展眼病筛查,共救助超过5000名患弱视疾病的孩子,为八万余名近视的农村学生配上符合质量标准的眼镜。 “看见计划”发起于2019年,是瞳爱救助中心的重点项目。这个计划整合了国内权威专家、医疗机构和企业资源,深入校园为广大中小学生进行了视力筛查义诊和爱心救助工作,定期开展近视防控知识科普宣传,从意识上引导学生和家长重视眼健康。2021年,“看见计划”进行了全面升级,联手眼科精英专家和医生、爱心眼科医院和科室,大力开展近视防控进校园公益活动。将专业的医疗力量带入校园,通过校医、志愿者的参与和培养,为孩子们提供更专业和贴身的眼健康服务。同步,将开发近视防控系列公益课程,带领更多地方NGO提升公益能量建设,进而推进儿童眼健康项目的医疗专业化。 青少年护眼工程不仅仅是公益团体和医疗机构的使命,更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翱醇苹?021”项目也吸引了蹦床世界锦标赛男子单跳冠军张雒和赛艇国家级健将、澳大利亚悉尼赛艇世界公开赛冠军徐莹的关注。在启动仪式上,中华少年儿童慈善救助基金会理事长王林向两位体育明星颁发了“爱心大使”聘书。随后,两位明星以体育的视角探讨视力?;さ闹匾?,呼吁青少年儿童关注运动和眼健康。 看见·专业力 “看见2021”项目将组建一支“眼科专家天团”,为项目的推进实施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持和专业指导?!把劭谱姨焱拧庇晒恃劭瓶蒲г涸菏坷柘陆淌冢笔佑胄《劭谱?、国际眼科科学院院士赵堪兴教授,国家卫健委近视防控专家组成员、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曾骏文教授领衔,汇集全国精英医疗团队。启动仪式上,三位领袖专家为首批12位医生代表进行了“爱心医生”的授牌。 黎晓新教授在致辞中提到,“看见计划2021”是贯彻落实习近平主席提到的“降低到近视患病率”的要求。作为视力的守护人,厦门眼科中心将在这一项目中尽最大的努力。 在启动仪式上,赵堪兴教授发表了《0-6岁儿童眼保健重点》的专题讲座,强调了眼病筛查的重要性。赵堪兴教授表示,健康儿童应当在生后28-30天进行首次眼病筛查,以后分别在3、6、12月龄和2、3、4、5、6岁进行健康检查,做到及早发现、尽早治疗;幼儿园大班的儿童应当被列为儿童眼病防控的重点。 曾骏文教授发表了题为《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体系》的专题分享。曾教授指出“眼睛是最好的照相机”,并深入浅出地解释了近视形成的原因,包括相关基因、调节功能和巩膜的改变。曾教授进一步指出了近视转换和危害,一是单纯近视可以转化为病例近视,二是近视已经成为致盲的主要原因。青少年近视防控主要从四个角度进行,包括行为干预、光学干预、药物干预和科学干预,强调了眼保健操对于近视防控的重要性。 最后,曾教授介绍了青少年近视综合防治的六项措施:一是加强近视病因机制的科学研究,二是充分认识难防可控,三是建立学生屈光发育电子数据库,四是建立标准化近视防控基地,五是规范防近产品、仪器、技术标准,五是加强专业人才培养,六是相关机构参与。 研究证明,光源与照明条件是造成青少年近视的重要原因。在此次启动仪式上,中国标准化研究院视觉健康与安全防护实验室蔡建奇主任分享了课题《面向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的光生物机理研究与标准研制》。蔡主任提出了视疲劳、LED蓝光对人眼的影响,提出了视觉健康舒适度VICO评价工具,并给出了健康光照的核心要素:光谱、光强和照明时长。 值得一提的是,蔡主任对视觉健康给出了详细建议:一是中小学各年级选择相应的课件字号;二是调整眼镜与电子设备屏幕的使用距离;三是调整屏幕亮度,建议在60%-80%之间;四是注意屏幕色温,常规使用时不建议使用夜览模式或底色发黄的显示模式;五是注意环境光,看课件一定要辅以照明,照度建议在200-300XL;六是注意用眼时长,一节课后建议视远或闭目休息10分钟以上;七是合理使用防蓝光眼镜,建议使用通过GB/T 38120国家标准的产品。 在“看见计划”实施的三年中,瞳爱救助中心积极倡导“健康光源”,为孩子送去了护眼灯,帮助他们提升光源质量,减少光源性近视。2021年,“看见计划”还将继续下沉到广大农村和县城,为留守儿童带去健康光源,从源头上遏制青少年近视。 这三个课题深度分析了光源对于近视的影响,并通过数据、案例解答如何使用科学的方法有效防控近视。中华儿慈会瞳爱救助中心将吸收并借鉴这些科学方法,通过“近视防控进校园”的活动落实青少年视力防控工作。 正如中国少年儿童慈善基金会瞳爱救助中心常冠男最后所说的一样,“看见计划2021”才刚刚开始,传递爱心的事业永不止步。守护儿童青少年眼健康,需要全社会的每一位家长、学生、老师、医生和各行各业专家学者共同努力。在此,我们诚邀你们加入我们的行列,共同呵护孩子的光彩明天!
-
【环球网】中华儿慈会启动“看见2021”计划 关爱青少年眼健康2020-12-13为贯彻落实国家对于青少年儿童近视防控工作的号召部署,打好近视防控攻坚战,12月12日,由中华少年儿童慈善救助基金会举办的“看见2021”——眼科专家天团助力,青少年儿童护眼爱眼活动在厦门五缘第二实验学校正式启动。 此次活动得到厦门市党政领导的高度关注和大力支持,厦门市委常委、统战部部长张毅恭出席并致辞。厦门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林德志、厦门市副市长国桂荣、厦门大学原常务副校长潘世墨、厦门市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上官军、厦门市人大教科文卫委主任陈李升、厦门市教育局局长郭献文、厦门市卫生健康委员会主任姚冠华、厦门市纪委监委驻市卫健委纪检监察组组长王章荣、厦门市教育局体卫处处长洪建军也出席了启动仪式。 中华少年儿童慈善救助基金会理事长兼秘书长王林、厦门大学附属厦门眼科中心总院长黎晓新教授出席启动仪式并致辞?;醚劭埔皆杭哦鲁に涨觳?,华厦眼科医院集团专家委员会主席赵堪兴教授,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曾骏文教授,中国标准化研究院视觉健康与安全防护实验室主任蔡建奇、蹦床世界锦标赛男子单跳冠军张雒,赛艇世界公开赛冠军徐莹和中华少年儿童慈善救助基金会瞳爱救助中心总监常冠男参加了启动仪式。 启动仪式上,厦门眼科中心向中华儿慈会瞳爱救助中心捐赠1200万元善款,专用于开展中小学生视力义诊工作,帮助学校建立视力健康档案,定期关注学生视力发展情况。与此同时,上海摩秀创意眼镜有限公司、厦门福伦达贸易有限公司、厦门业展光学有限公司、江苏万新光学有限公司、福州凯宏眼镜有限公司和福建奕源贸易有限公司向中华儿慈会瞳爱救助中心捐赠了共计59600副眼镜,为孩子“看见未来”赠薪添火。 此外,厦门五缘第二实验学校作为近视防控优秀学校,由校长石锡伍介绍了校园近视防控的现状及成功经验。随后,华厦眼科中心执行总经理姚郑玲玲为校园近视防控优秀校医代表赠书。 看见 · 政能量 根据2019年11月教育部发布的数据,中国儿童青少年总体近视率为53.6%,中国青少年近视率已达到天花板。 张毅恭部长在致辞中提到,委市政府积极贯彻落实中央精神,建立防控机制,落实防控措施,抓好宣传培训,改善软硬件环境,多措并举做好儿童青少年近视综合防控工作,保障儿童青少年健康成长。张部长还表示,厦门市一直都在积极塑造、丰富和提升文明有爱、向善向上的城市内在精神和人文温度,建设温馨和谐的“爱心厦门”。 看见 · 公益心 儿慈会瞳爱救助中心一直致力于保护和关注中国青少年儿童的眼健康及视力问题,自成立至今的七年里,瞳爱救助中心已走遍30个省市,开展1200余场义诊筛查活动,共为超过200万名适龄儿童开展眼病筛查,共救助超过5000名患弱视疾病的孩子,为八万余名近视的农村学生配上符合质量标准的眼镜。 “看见计划”发起于2019年,是瞳爱救助中心的重点项目。这个计划整合了国内权威专家、医疗机构和企业资源,深入校园为广大中小学生进行了视力筛查义诊和爱心救助工作,定期开展近视防控知识科普宣传,从意识上引导学生和家长重视眼健康。2021年,“看见计划”进行了全面升级,联手眼科精英专家和医生、爱心眼科医院和科室,大力开展近视防控进校园公益活动。将专业的医疗力量带入校园,通过校医、志愿者的参与和培养,为孩子们提供更专业和贴身的眼健康服务。同步,将开发近视防控系列公益课程,带领更多地方NGO提升公益能量建设,进而推进儿童眼健康项目的医疗专业化。 青少年护眼工程不仅仅是公益团体和医疗机构的使命,更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翱醇苹?021”项目也吸引了蹦床世界锦标赛男子单跳冠军张雒和赛艇国家级健将、澳大利亚悉尼赛艇世界公开赛冠军徐莹的关注。在启动仪式上,中华少年儿童慈善救助基金会理事长王林向两位体育明星颁发了“爱心大使”聘书。随后,两位明星以体育的视角探讨视力?;さ闹匾?,呼吁青少年儿童关注运动和眼健康。 看见 · 专业力 “看见2021”项目将组建一支“眼科专家天团”,为项目的推进实施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持和专业指导?!把劭谱姨焱拧庇晒恃劭瓶蒲г涸菏坷柘陆淌?,斜视与小儿眼科专家、国际眼科科学院院士赵堪兴教授,国家卫健委近视防控专家组成员、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曾骏文教授领衔,汇集全国精英医疗团队。启动仪式上,三位领袖专家为首批12位医生代表进行了“爱心医生”的授牌。 黎晓新教授在致辞中提到,“看见计划2021”是贯彻落实“降低到近视患病率”的要求。作为视力的守护人,厦门眼科中心将在这一项目中尽最大的努力。 在启动仪式上,赵堪兴教授发表了《0-6岁儿童眼保健重点》的专题讲座,强调了眼病筛查的重要性。赵堪兴教授表示,健康儿童应当在生后28-30天进行首次眼病筛查,以后分别在3、6、12月龄和2、3、4、5、6岁进行健康检查,做到及早发现、尽早治疗;幼儿园大班的儿童应当被列为儿童眼病防控的重点。 曾骏文教授发表了题为《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体系》的专题分享。曾教授指出“眼睛是最好的照相机”,并深入浅出地解释了近视形成的原因,包括相关基因、调节功能和巩膜的改变。曾教授进一步指出了近视转换和危害,一是单纯近视可以转化为病例近视,二是近视已经成为致盲的主要原因。青少年近视防控主要从四个角度进行,包括行为干预、光学干预、药物干预和科学干预,强调了眼保健操对于近视防控的重要性。 最后,曾教授介绍了青少年近视综合防治的六项措施:一是加强近视病因机制的科学研究,二是充分认识难防可控,三是建立学生屈光发育电子数据库,四是建立标准化近视防控基地,五是规范防近产品、仪器、技术标准,五是加强专业人才培养,六是相关机构参与。 研究证明,光源与照明条件是造成青少年近视的重要原因。在此次启动仪式上,中国标准化研究院视觉健康与安全防护实验室蔡建奇主任分享了课题《面向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的光生物机理研究与标准研制》。蔡主任提出了视疲劳、LED蓝光对人眼的影响,提出了视觉健康舒适度VICO评价工具,并给出了健康光照的核心要素:光谱、光强和照明时长。 值得一提的是,蔡主任对视觉健康给出了详细建议:一是中小学各年级选择相应的课件字号;二是调整眼镜与电子设备屏幕的使用距离;三是调整屏幕亮度,建议在60%-80%之间;四是注意屏幕色温,常规使用时不建议使用夜览模式或底色发黄的显示模式;五是注意环境光,看课件一定要辅以照明,照度建议在200-300XL;六是注意用眼时长,一节课后建议视远或闭目休息10分钟以上;七是合理使用防蓝光眼镜,建议使用通过GB/T 38120国家标准的产品。 在“看见计划”实施的三年中,瞳爱救助中心积极倡导“健康光源”,为孩子送去了护眼灯,帮助他们提升光源质量,减少光源性近视。2021年,“看见计划”还将继续下沉到广大农村和县城,为留守儿童带去健康光源,从源头上遏制青少年近视。 这三个课题深度分析了光源对于近视的影响,并通过数据、案例解答如何使用科学的方法有效防控近视。中华儿慈会瞳爱救助中心将吸收并借鉴这些科学方法,通过“近视防控进校园”的活动落实青少年视力防控工作。 正如中国少年儿童慈善基金会瞳爱救助中心常冠男最后所说的一样,“看见计划2021”才刚刚开始,传递爱心的事业永不止步。守护儿童青少年眼健康,需要全社会的每一位家长、学生、老师、医生和各行各业专家学者共同努力。在此,我们诚邀你们加入我们的行列,共同呵护孩子的光彩明天!
-
【央广网】关爱青少年眼健康 中华儿慈会启动“看见2021”计划2020-12-12央广网厦门12月12日消息(记者陈庚 通讯员陈芳)为贯彻落实国家对于青少年儿童近视防控工作的号召部署,打好近视防控攻坚战,12日,由中华少年儿童慈善救助基金会举办的“看见2021”——眼科专家天团助力青少年儿童护眼爱眼活动在厦门启动。 启动仪式上,厦门大学附属厦门眼科中心向中华儿慈会瞳爱救助中心捐赠1200万元善款,专用于开展中小学生视力义诊工作,帮助学校建立视力健康档案,定期关注学生视力发展情况。与此同时,来自上海、厦门、江苏福州等地的6家爱心企业向中华儿慈会瞳爱救助中心捐赠了共计59600副眼镜,为孩子“看见未来”赠薪添火。 厦门市委常委、统战部部长张毅恭出席活动并致辞。他表示,“看见2021”公益项目为全国青少年儿童提供可持续的眼健康关爱服务,帮助孩子们做好近视的“防”与“控”,意义非凡。厦门大学附属厦门眼科中心带头捐赠了1200万元善款,推进青少年儿童近视防控及各类常见眼疾救助,助力社会各界爱心力量汇聚。建设“爱心厦门”需要凝聚每一份爱心力量,只要人人有爱,我们的社会必将更和谐,城市一定更温暖。 中华少年儿童慈善救助基金会理事长兼秘书长王林介绍说,“看见计划”发起于2019年,是瞳爱救助中心的重点项目。2021年“看见计划”进行了全面升级,将重点在老少边穷地区开展儿童的视力筛查,对先天性白内障等病患儿童给予医疗救治,为视力有缺陷的儿童提供符合质量标准的眼镜。同时,将开发近视防控系列公益课程,带领更多地方NGO组织提升公益能力建设,进而推进儿童眼健康项目的医疗专业化。 “看见2021”项目将组建一支“眼科专家天团”,为项目的推进实施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持和专业指导?!把劭谱姨焱拧庇晒恃劭瓶蒲г涸菏坷柘陆淌?,斜视与小儿眼科专家、国际眼科科学院院士赵堪兴教授,国家卫健委近视防控专家组成员、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曾骏文教授领衔,汇集全国精英医疗团队。启动仪式上,三位专家为首批12位医生代表进行了“爱心医生”的授牌,并分享了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知识。 青少年护眼工程不仅仅是公益团体和医疗机构的使命,更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翱醇苹?021”项目也吸引了蹦床世界锦标赛男子单跳冠军张雒和赛艇国家级健将、澳大利亚悉尼赛艇世界公开赛冠军徐莹的关注。在启动仪式上,中华少年儿童慈善救助基金会理事长王林向两位体育明星颁发了“爱心大使”聘书。两位明星以体育的视角探讨视力?;さ闹匾?,呼吁青少年儿童多参加体育运动,有助于眼健康。 厦门大学附属厦门眼科中心执行总经理姚郑玲玲表示,希望通过眼科专家与社会慈善组织的密切配合,开展为学生建立眼健康档案、救助补助眼病患者等公益活动,引导全社会共同来关注儿童青少年眼健康问题。 厦门大学附属厦门眼科中心向中华儿慈会瞳爱救助中心捐赠1200万元善款(央广网发 通讯员供图) 世界冠军张雒和徐莹现身说法,呼吁青少年加强运动,科学用眼(央广网发 通讯员供图)
-
【闽南网】昆明昆大腋臭医院携手中华儿慈会开启腋臭慈善救助2020-12-102020年12月10日,由中华少年儿童慈善救助基金会(以下简称中华儿慈会)发起,联合全国24家医院共同开启的中华儿慈会“益路清新”圆梦计划新闻发布会暨“中国腋臭医师联盟”专家团成立仪式圆满落幕。会议现场,中华儿慈会理事长王林、中华儿慈会执行主任冯昌栋、云南省中医院外科主任医师、教授张升良、昆明昆大腋臭医院腋臭科主任张帆、昆明昆大腋臭医院首席医师秦小亮主任等30余位腋臭杰出医师,一同见证了国内首个腋臭专项慈善救助工程开启。 凝聚社会力量,昆大公益再出发 昆明昆大腋臭医院腋臭科张帆主任表示“益路清新”圆梦计划,旨在发挥双方各自优势资源,依托昆大的专业医疗队伍与中华儿慈会的基金支持,为腋臭患者提供专业诊疗、经济援助,并提供相应的心理健康支持,让更多腋臭患者能在未来的人生路上长远收益,拥有一个清新未来。 中华儿慈会理事长王林同样对“益路清新”圆梦计划给出高度评价,此次腋臭患者救助工程凝聚了全民公益力量,不仅仅是为了带给患者精准的治疗,更能为其提供经济援助,帮助腋臭患者走出腋臭阴影,重拾自信。 腋臭医师联盟成立,助力腋臭科学诊疗 为积极响应国家“健康中国2030”的规划纲要精神,推动国内腋臭诊疗事业的发展,美国哈佛大学医学博士后沈干教授与深圳市第五人民医院主任医师罗健教授,牵头发起中国腋臭医师联盟,百余位腋臭医师鼎力支持,昆大腋臭科张帆主任接受聘任,成为中国腋臭医疗联盟第一批理事成员。 罗健教授表示,中国腋臭医师联盟的成立将站在新时代的新起点上,创造更多特色的医疗服务内容,成为“命运共同体”,相互交流促进发展,为推进腋臭规范化诊疗事业高质量发展而共同努力,不断提高临床治愈率,帮助患者重获清新。 相信有了“益路清新”圆梦机会与腋臭医师联盟的共同助力,能号召更多的社会群体关注关爱腋臭患者,消除社会歧视,在打造安全规范医疗的同时,持续助力腋臭患者的心理健康,把温暖和保障送给每一个需要帮助的患者。
-
【江南时报】中华儿慈会“益路清新”圆梦计划正式启动2020-12-10江南时报讯 12月10日上午,由中华少年儿童慈善救助基金会携手全国二十余家腋臭诊疗机构共同举办的“中华儿慈会‘益路清新’圆梦计划新闻发布会于南京正式启动,本次活动旨在进一步普及“益路清新”圆梦计划,有效推动腋臭规范化诊疗工作在各地区的落地推广。中华儿慈会少年儿童慈善基金会理事长王林,中华少年儿童慈善基金会圆梦管委会主任冯昌栋,中华少年儿童慈善基金会工会主席朱文超,美国哈佛大学医学博士后、南京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主任医师沈干教授,深圳市第五人民医院外科医学博士罗健教授,原江苏省人民医院大外科主任、外科教研室副主任俞学明教授,南京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皮肤科主任医师徐美萍教授,云南省中医院外科主任医师张升良教授,原北京军区总医院、现腋秀技术院长余晓林教授,苏州乐桥皮肤专科医院皮肤科研究生导师王立新教授,原上海455医院、现苏州乐桥皮肤专科郭磊院长,南京腋秀医疗腋臭科主任郎艺瑶,深圳腋秀首席咨询师刘丽华主任以及昆明昆大皮肤病腋臭医院张帆主任等来自基金会、医疗机构、行业组织和权威媒体的百余位嘉宾齐聚一堂,共同见证“益路清新”圆梦计划的启动和中国腋臭医师联盟的成立,并为提升腋臭诊疗水平,提高大众防治意识,切实提升腋臭诊疗品质,减轻就医负担建言献策。 据悉“益路清新”圆梦计划是国内首个腋臭诊疗公益计划。它以“拒绝歧视,关爱腋臭患者”为宗旨,主要针对遗传型、疑难型等青少年腋臭患者,为其提供专业诊疗服务以及经济援助,并辅以心理健康辅导,旨在消除因腋臭问题对青少年在生活及心理方面带来的种种困扰,在求学、求职路上放下心理负担,重塑自信,为社会的发展贡献一份有生力量。 中华儿慈会少年儿童慈善基金会王林理事长指出,“益路清新”圆梦计划,是为全国青少年患者谋取的又一福祉,对改善青少年患者的生活质量具有重大意义,希望在此次公益计划的带动下,会有更多社会力量投入进来,发挥各自资源优势,推进国内腋臭诊疗的规范化发展,共同助力青少年群体的腋臭公益诊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