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益时报:中华少年儿童慈善救助基金会理事长兼秘书长王林: 六年筹款七亿,我每天都有?;?/div>2016-09-02江苏热线:儿慈会开展“防拐演习”爱贝基因表明预防很重要2016-09-018月27日下午3时,由中华少年儿童慈善救助基金会(以下简称儿慈会)主办的“儿童防拐演习”活动,在北京市朝阳区建国门外大街宝钢大厦北京青少年阅读体验大世界举行。爱贝基因作为合作企业,全体员工作为活动的工作人员,并招募了20个志愿者,为演习全程提供服务保障。同时,爱贝基因为参演家庭提供奖品礼物,为演习导演组全体工作人员无偿提供餐饮慰劳大家的辛苦服务,为首都青少年儿童防拐、打拐公益活动贡献企业力量。 图为爱贝基因及儿慈会的服务人员合影 防拐安全教育是青少年儿童安全教育工作中的重中之重,儿慈会通过“儿童防拐演习”的公益活动形式,可以检验青少年儿童的防拐意识,强化家庭、校园的防拐安全教育能力,使广大青少年儿童掌握有效的防拐知识,提高自我?;つ芰Γし拦掌嗌倌甓缸镄形姆⑸?。 活动当日,逾70组家庭参加防拐演习。演习中,志愿者们扮演成拐骗儿童的“人贩子”,在规定时间内使用各种手段和花言巧语诱骗小朋友们随之离开。结果中“被拐儿童”达到59人次。接下来导演组现场开展了“防拐知识小课堂”,为参演家庭讲解防拐知识,避免被拐事件在现实生活中再次发生。 现场很多家长看到自己孩子轻易“被拐”着实出了一身冷汗。“以前在电视、报纸上总能看到孩子被拐走的事,现在这种事似乎很少看到了,感觉‘拐’孩子离自己挺远的,所以也就少了这方面的警惕了。”有的家长说?;褂械募页の弈蔚乃担骸捌绞奔彝ソ逃幸沧⒁饨毯⒆硬灰湍吧怂祷?,不要吃陌生人给的食物,孩子回答得都很好,但通过这次测试,发现面对实际诱惑,孩子的防范心理还是不强,很容易就被陌生人拐骗了,真让人哭笑不得?!? 爱贝基因志愿者代表对记者说,中国每年约有 8000 余名丢失儿童,而根据第三方机构的统计,每年丢失儿童数超过 10 万人,如果再计算每年的总体失踪人口数可达 50 万人。中国每年大概有 1500 万新生儿出生,全国人口总数超过 14 亿,每年失踪人口数占总人口数万分之 3.5,此概率已远超各彩票中奖概率! 正因为如此,爱贝基因对“儿童安全防拐”尤其重视,并提醒家长们要提前做好预防工作。在演习结束之后,由爱贝基因推出的“儿童防拐利器”——爱贝基因护照受到了家长们的广大关注,争相询问志愿者们基因护照对防拐的作用及购买流程等。各志愿者耐心地解释到:基因护照的主要作用就是预防孩子被拐,可以在意外被拐或丢失之后,帮助快速找回孩子。家长们刚刚提起来的心这才稍稍放下了些。 图为各家长争相询问关于“爱贝基因护照” 随后,进行了捐赠仪式。爱贝基因向“儿慈会”捐赠首批款30万元,向“宝贝回家”捐赠首批价值2万元的服装,之后,爱贝基因将携手儿慈会在全国举办“防拐演习”活动1000场。来源:江苏热线公益时报:王林:六年筹款七亿,我每天都有?;?/div>2016-08-31儿慈会一直探索资助型公募基金会道路,从2011年至今,基金会公众筹款能力超强,个人捐款额逐年上升。图为今年初,王林受邀在“基金会资助之路发展论坛”上讲话 截至2016年8月22日,中华少年儿童慈善救助基金会(以下简称“儿慈会”)2016年募集善款总额达1.5亿元人民币,提前完成了全年筹款目标。据了解,到今年5月12日,这家成立只有六年多的基金会募集善款总额已突破7亿元,其中个人捐赠占总捐款额的60%,企业捐赠占40%。数据还显示,儿慈会的募款从6亿到7亿仅仅用了142天。 基金会募款额持续快速增长,一方面缘于公众对公益慈善事业的认识和热情不断提高,另一方面离不开科学高效的管理体系,更离不开基金会对政策法规的把握程度。在《慈善法》即将正式实施的时刻,《公益时报》记者造访了儿慈会理事长兼秘书长王林。王林认为,互联网的发展给儿慈会的筹款插上了翅膀,但仍要时刻保持危机意识,“不仅仅要看到梦想的微弱光芒,还要看到身后现实的万丈深渊”。 互联网给我们插上了翅膀 《公益时报》:儿慈会募款额近来持续快速成长,能谈一下有怎样的具体表现吗? 王林:2015年基金会的捐款收入第一次全年过亿,募集善款19067.21万多元,同比上年增长101%。其中个人捐款15065.83万余元,占捐款总额的79%;企业捐款4001.37万余元,占捐赠总额的21%。此外,儿慈会从生存、医疗、心理、技能、成长等五个方面,对孤儿、流浪儿童、辍学学生、问题少年和其他有特殊困难的少年儿童开展了捐助和救助工作,全国有72万多名困境儿童受益。 2015年基金会还实现了多个“一”的突破:2015年“9·9公益日”期间,儿慈会筹集善款加配捐款总计超过3300万元,排名基金会第一;基金会互联网筹款第一次超过其他渠道,达到62%,且2015年互联网筹款比2014年增加了400%;第一次与境外机构开展唇腭裂救助,2015年共救助700例;第一次主办儿童保护发展论坛,等等。因此,对于儿慈会来说,2015年是跨越发展的一年。 《公益时报》:你觉得是什么原因让儿慈会实现快速增长? 王林:从基金会自身来讲,我觉得主要有如下几个原因。 第一,互联网。筹款方式的增加、支付工具的更新以及透明工具的运用都得益于互联网。我们充分利用互联网筹款的优势,把爱心网友、企业和机构汇集到一个平台,形成一个闭环。在这种情况下,项目更贴近普通大众,因此个人捐款就非常多,占到近80%。而且互联网筹款是跳跃式的。2012年,我们的互联网筹款只有168万元,占全部筹款额的8%;2013年互联网筹款为1553万元,占筹款总额的21%;2014年达到2883万元,占35%;2015年互联网筹款达到1.17亿元,占筹款总额的62%,比2014年增加了400%。我觉得互联网的发展、科技的发展对公益慈善的发展是一个巨大的推动力,互联网的发展给我们插上了翅膀。但是,我们还要在组织架构、思维方式等方面与其进行匹配,并不是说借助互联网筹款就一定能成功。 第二,我们也在尝试大数据筹款。目前我们和世界儿童基金会在这方面展开了合作,他们每年通过大数据筹款能筹到1亿美元左右??赡苁莸幕塾氤恋硇枰艹な奔洌捌谕度胍埠艽?,但我相信等到数据逐渐积累、准确之后,就能通过各种平台进行筹款。我觉得大数据筹款是未来的一个趋势,也是今后筹款手段之一。 靠制度去管人,用流程去管事 《公益时报》:目前基金会发展还存在困难吗? 王林:有,最大的困扰就是人才问题。公益行业的发展需要优秀的、专业的人才加入,但是现在公益行业基层工作人员的流动性普遍比较大。公益行业收入比较低是个现实问题,也是造成人员流动性大的主要原因。而人员流动性大对于基金会的运作也会产生负面影响,因为新的人员接手之后也有一个适应的过程。我希望公益行业人员都能够有尊严地生活,基金会也在为此尝试改变。 《公益时报》:儿慈会针对人才管理做了哪些调整应对困难吗? 王林:我们首先对组织架构进行了调整。原来我们有六个部,后来压缩成了三个,包括行政管理部、合作发展部和项目管理部。同时,我们也对整体组织架构进行了调整,包括薪酬体系、人力资源体系等。这样一来每个部门的目标都很明确,整体目标有部门承接,也有部门去运作,与整体组织架构相匹配。 第二,实行制度化管理。我一直强调靠制度去管人,用流程去管事,靠团队去拼搏,用科学规范化的管理求发展。现在我们的制度非常完善,所有的项目都有操作手册、详细的操作流程。同时我们也实行了预算制,年初有预算,年中有检查,年底有总结。 第三,全员岗位目标责任制。我们实行定编定岗定员,关键岗位全部固化沉淀。年初时秘书处和所有项目签订目标责任制,项目和个人签订目标责任制。这样一来,大家都明确了自己的目标和责任,包括一年中的筹款额,需要救助的人数,需要完成多少宣传报道、组织多少次活动等,全都做了量化标准。同时我们还成立了项目监测机制,设置专人对所有项目进行监测,要求每个项目都要有周报、月报、季报,报不报以及汇报情况直接决定着每个人的分数,而这个分数直接决定了工作人员是否完成了年度任务。这样不仅方便管理,也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杜绝了公益行业“好混不好干”的现象。 第三,改变观念。我经常强调,观念的变革是静悄悄的革命。在目前的形势下,在科技和互联网快速发展的情况下,如果还采取陈旧的观念是绝对行不通的。 《公益时报》:“观念的变革”具体指哪些方面? 王林:我觉得作为公益行业从业者,首先应树立服务意识,即为捐款人服务,为被救助对象服务,并且要把这种意识贯穿到基金会所有工作当中。 第二是创新意识。救助一个人或几个人属于简单的慈善,解决一部分人、一个群体的福利是政府的责任。而通过创新整合资源,调动政府与社会各界的积极性,是基金会要做的事情?;鸹嵋写葱碌木窈鸵馐叮獠唤鼋鍪侵赋锟畲葱?、项目创新、活动创新,更重要的是去探索去追求的精神,在实践中获得新的公益路径和思维。 第三是?;馐丁!洞壬品ā方档土斯嫘幸档拿偶?,今后会有更多的公益组织出现,形成井喷式发展,竞争是今后必然的趋势,也必然会有优胜劣汰。那些规范的、良性发展的基金会应该得到更好的发展。如果不按照规范发展、没有信誉,或者运作不透明,肯定会影响自身发展,甚至会被淘汰。所以,我经常强调?;馐丁P问频姆⒄蛊仁刮颐遣唤鼋鲆吹矫蜗氲奈⑷豕饷?,还要看到身后现实的万丈深渊。 第四是效益和效率意识。公益也要跟市场相结合,公益的出发点、结果和商业不一样,但过程是一样的,因为公益也要讲契约精神,也要讲回报。我们要做有效公益。只有讲究效益和效率才能发挥公益更大的作用。商业直接的回报是经济利润,公益行业的回报则是你救助的那些人,他们会用自己的方式再去回馈公益事业,这是可持续的。 从有序到无序再到有序 《公益时报》:9月1日《慈善法》将正式实施,这半年来儿慈会做了哪些相应准备? 王林:自3月份以来,我们共开展了六次《慈善法》培训,其中三次为《慈善法》重点学习大讲堂。我们还特别邀请民政部政策法规司相关人员担任《慈善法》培训课程讲师,从立法背景与经过、立法思路、应用中的若干问题以及评估展望等方面对慈善法进行解读。 基金会也将积极配合深化慈善管理体制改革,建立健全相关配套制度,严格依法监管,推动慈善组织健康发展,并大力培训和弘扬慈善文化,做精做实慈善项目,形成更多具有影响力的慈善品牌项目。我们还将通过建立激励机制,加大宣传力度等方式,营造“人人助我,我助人人”的社会氛围,形成共同推进《慈善法》实施、推动慈善事业发展的合力。 《公益时报》:你觉得《慈善法》的实施会对公益行业带来哪些影响? 王林:《慈善法》不仅对慈善活动进行了明确的界定,扩展了慈善的范围,同时在规范慈善组织设立、运营、慈善财产来源和使用等方面也做出了规定。此外,《慈善法》也巩固了慈善组织直接登记制度,逐步放开了公开募捐资格,激活了公益信托制度,明确税收优惠政策,使得慈善服务有法可依。《慈善法》将每年的9月5日定为“中华慈善日”,开启了民间与政府共同为社会筑底全新的“善时代”。 另一方面,《慈善法》降低了公益组织的设立门槛,可能会促进公益组织井喷式发展。我觉得慈善法正式实施以后,公益行业可能会有一段迷茫期,因为观念的转变和适应都需要一个过程。但是我相信今后的发展趋势肯定是优胜劣汰,运作规范、透明度高、有公信力的基金会今后的发展前景肯定会越来越好,因为大家对公益行业、对基金会的认识也越来越高。而那些不好的基金会就会被淘汰。在这种情况下,公益行业也会慢慢出现整合,这是一个必然的趋势,也是从有序到无序、最后又到有序的一个过程。总的来说,我觉得《慈善法》的颁布实施,对整个公益慈善事业的发展能起到很好的推动作用,使公益慈善进入快车道。 《公益时报》:今年儿慈会的重点工作领域是什么? 王林:2016年我们将重点关注留守儿童和城市中的流动儿童。这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社会现象,不单单涉及钱的问题,还包括孩子的心理问题。我们也设计了一些非常落地的项目,比如我们资助的新一千零一夜项目、“上学路上”公益行动、起点工程等。 关于留守儿童问题,基金会在确定2016年工作的时候就提出,要做到精准。第一,地区精准。我们开展儿童救助的地区确定为两个,一是革命老区,二是少数民族地区,包括新疆和田、四川凉山和西藏等。第二,项目精准。基金会所有的项目都要围绕困境儿童开展,并确定项目是困境儿童所急需的项目,比如医疗、教育、生存救助等等。第三,救助对象精准。我们主要的救助对象就是留守儿童以及城市中的流动儿童。来源:公益时报 本报记者 皮磊中国网:爱贝基因进驻"防拐演习" 68组家庭59个孩子被拐2016-08-30面对陌生人的种种诱惑,孩子们能否经受住考验? 近日,为检验孩子们的“防拐”能力,提高孩子自身安全防护意识,“中华少年儿童慈善救助基金会”(以下简称儿慈会)携手“爱贝基因”与“宝贝回家”合作发起开展了“儿童安全防拐演习”活动。此次活动地点为北京市朝阳区建国门外大街宝钢大厦青少年阅读体验大世界(以下简称大世界)。 然而,演习结果大出工作人员与志愿者们的预料:面对陌生人的数码产品、玩具、零食等诱惑,大多数孩子都把父母平日里的叮嘱抛到了脑后,68组参与测试的家庭中,“被拐儿童”59人次。 图为孩子们成功被“骗子”诱拐 扮演“拐子”的志愿者们在大世界的3楼里使出各种诱惑手段,家长则在远处隐蔽观察孩子们面对陌生人的反应。家长们看着许多孩子轻易“中招”,被毫不费力地“拐至”大世界的4楼,不免有些后怕。一位王姓家长告诉志愿者,在家经?;岣⒆咏彩鲆恍┌踩?。在课堂上,老师也会教育孩子注意陌生人,孩子们都回答得很好,但通过这次测试,他发现面对实际诱惑,很多孩子的防范心理还不强,很容易就被陌生人拐骗。 为了?;ず⒆咏】党沙?,家长和学校安全教育没少做,可为什么还有那么多孩子“上当受骗”?孩子因年龄所限,处于直觉思维、具象思维时期,抽象的说教很难让孩子在面临真实情况时产生危机意识。因此,加强安全教育,不仅要靠日常的说教,更要通过类似的情景演练,注意把握好尺度,用符合孩子思维特征的方式来教育他们,才能达到“学以致用”的效果。 “防拐演习”结束之后,“爱贝基因”开展了“宝贝守护计划·儿童安全反拐小课堂”,请儿童回答问题,看大家有没有安全意识??翁蒙希紫却旌⒆用且黄鸫笊仕小氨Ρ床簧系毕盗懈枰ァ薄? 父母忙,我看家 心要细,胆要大 陌生人,在门外 不认识,门不开 图为孩子们学唱防拐歌谣 随后,从“在家”“在小区里面”“在路上”等不同场景询问孩子们碰到陌生人问话应该怎么做,孩子们经过演习中的训练,回答“应该站在原地,不跟陌生人走”“打110”“给妈妈打电话”等。当问到陌生人问路的情况,一7岁左右的小女孩回答道:告诉他路,不跟他走。马上志愿者又问到陌生人在车里问路时应该怎么办,一男孩反应急速:告诉他路,不上车。 这些回答让家长及志愿者们都倍感欣慰。接下来让孩子们自愿表演节目,先是由一小女孩举手演唱了一首《我有一只小毛驴》,之后孩子们踊跃举手,纷纷上台表演才艺,家长们拿起手机拍摄留念,并收到了“爱贝基因”赞助的各类奖品礼物。 图为爱贝基因给孩子们颁发奖品 此次活动取得圆满成功,对家长儿童及社会都有深刻的意义。据悉,“儿慈会”“爱贝基因”及“宝贝回家”将在全国携手开展1000场演习活动,此次即首场活动。另外,“爱贝基因”在本场活动中向 “儿慈会”捐赠首批款30万元,并给“宝贝回家”捐献了第一批价值2万元的服装。来源:中国网和讯网:“橙计划”成“儿慈会”合作项目2016-08-30“橙计划”成“儿慈会”合作项目 商报讯 (通讯员 韩晓燕)日前在甬举行的“关爱中国留守儿童论坛”上,中华少年儿童慈善救助基金会为天港公益基金“橙计划”项目授牌,这意味着该项目获儿慈会立项,它的创新模式也为关注全国6000多万留守儿童提供了一种“宁波路径”。 “橙计划”已成为“企业发起,政府扶助与支持,社会力量参与”的公益项目。该计划发起人、天港控股集团总裁龚浩强介绍,“橙计划”旨在“给人生带去可能”,分助学、成长辅导、快乐体验营三块,更注重的是后面“精神层面”的两块。 “橙计划”构建了一条围绕留守儿童的公益生态链:针对留守儿童家长,筹建留守儿童家长学校,开设留守儿童家长热线;启动了公益图书出版资助计划、组织举办公益论坛;扩大了该计划志愿者—“橙子”的招募范围,并对他(她)们进行培训与督导。 “橙计划”快乐体验营这一夏令营活动已连续举办了六届。今后,“橙计划”将进一步扩大惠及面。来源:和讯网长沙晚报:中华儿慈会两大爱心项目在长启动2016-08-29长沙晚报讯(记者 匡春林)昨日,中华少年儿童慈善救助基金会(以下简称中华儿慈会)“童缘·传承助学”和“潇湘童爱”两大爱心公益慈善项目在长沙启动,活动现场首发“湖南爱心企业联盟”倡议书,呼吁社会爱心企业加入爱心助学助困队伍中来。 中华儿慈会是全国性公募基金会,业务主管单位为国家民政部。“童缘·传承助学”活动是由中华儿慈会和涟源一中传承助学会联合推出的,主要助力广大少年儿童,特别是贫困、失学等弱势儿童的爱心项目。“潇湘童爱”是中华儿慈会-9958救助站长沙救助中心发起的,致力于救助在湖南治疗的贫困家庭患儿的爱心项目。 目前,“童缘·传承助学”、“潇湘童爱”已成功上线腾讯乐捐平台,将加入腾讯“99公益日”配捐活动。“99公益日”是公益性的全民互联网公益日,主要在每年的9月7日到9月9日间举行,配捐是其最大的亮点,即爱心人士捐出1元,腾讯将配捐1元,且今年腾讯公益较去年配捐金额追加1亿元。 中华儿慈会长沙办事处昨日呼吁,希望湖南更多爱心企业加入“湖南爱心企业联盟”,为救助湖南贫困儿童尽一份心,出一份力,用爱心照亮孩子们的童年,将爱传递到全省各地各行各业,共同推动湖南儿童慈善事业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