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华网】演员高云翔到访太阳村,守护童心助爱飞翔2017-09-22
-
【中国日报】奕起祛疤童爱救助基金成立 救助贫困受伤疤痕儿童2017-09-20央广网北京9月20日消息 中华儿慈会9958救助中心“奕起祛疤童爱救助基金”昨天下午在北京启动,基金由爱心企业捐赠100万元成立,支持因意外伤害导致的贫困疤痕儿童,女歌手、公益爱心人士汤晓菲担任基金的爱心大使。 调查显示,困境群体中意外伤害导致的创伤疤痕儿童绝大多数为留守和流动型的农村孩子,许多家庭因为贫困无法进行疤痕有效治疗,导致功能障碍,使孩子身心受到极大创伤。 据了解,“奕起祛疤童爱救助基金”将坚持以实效救助、实现最大救助价值化的原则向大病贫困患儿这一特殊群体施以援手,在孩子的关键性治疗阶段给予积极帮助,使患儿能够达到正常孩子的身体功能,提高孩子的生活质量,最终回到完全正常的人生轨迹中。 主办方介绍,大多数通过专业康复机构指导进行及时干预治疗的疤痕患儿能基本恢复正常身体功能,可以像正常人一样生活,重新竖立自信心进行学习和健康成长。尤其是对于贫困家庭的患儿,能尽早的到有效治疗,救助意义非常大。9958救助中心将联合欣奕除疤专业疤痕修复机构,为烧烫伤后期的疤痕儿童提供药物治疗以及免费专业康复手法传授,为疤痕儿童找到平复伤痕的希望。
-
【公益中国】太阳村举办葡萄节 感恩23年社会关注2017-09-189月16日,中华少年儿童慈善救助基金会太阳村在公益农场顺利举办“葡萄节”活动,用上万斤优质葡萄、精致的风味小吃、孩子们真情的节目演出答谢社会各界爱心人士、团队以及企业的大力支持。 八百余名爱心人士从四面八方面赶来祝贺,他们长期关注太阳村,这个长期克服重重困困难,为服刑人员子女进行直接、紧迫、急需服务的公益组织。 自力更生、社会助力的公益农场 太阳村为了使所帮扶的孩子有最低的生活保证,为了有尊严的将帮扶服刑人员子女这项工作持续下去,为了不依赖社会捐助,用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大胆创新,积极探索,抱团取暖。用企业家的思维经营太阳村,整合社会资源创办公益农场,面对着自然灾害及市场的种种挑战,在北京上海两地成功种植近千亩水果和蔬菜,用产业支持太阳村持续发展。 太阳村和志愿者一起种植了几万株葡萄树,各界朋友支持建起了几十个温室大棚,它们是太阳村的经济支柱,是孩子们生活的保证。每年草莓红了,葡萄熟了,太阳村都会举办“草莓节”和“葡萄节”,邀请各界朋友来吃葡萄吃草莓。今年葡萄在遭遇到不利天气的挑战后依然喜获丰收,本年度葡萄节正是太阳村邀朋友们来分享爱心的果实。 23年公益路 组成温馨大家庭 八点半,“大山子腰鼓队”就打起了开场腰鼓劲,在“开门红”的音乐声中,太阳村孩子载歌载舞将客人迎上太阳村公益农场“儿童蔬菜乐园”的红地毯。行走在鲜红的地毯上,太阳村孩子们的夹道欢迎,使许许多多一大早匆匆赶来的爱心人士置身于温馨的大家庭里。 多功能厅的桌上桌下摆满成筐的凌晨采摘下来的葡萄;操作间里,一盆盆一盘盘的“肉夹馍”“陕西凉皮”“菜盒子”“蒸白薯”“老玉米”把操作台挤的满满当当;门外露天地,十几个烧烤炉已烟雾缭绕;小舞台上悬挂着“太阳村23年公益路感恩社会”大红横幅。 一个孩子的节日,一个朋友的聚餐,一个大家庭的盛会。浓浓情意充满了这个简易的钢架棚。 感恩社会 让爱永远持续 九时整,太阳村葡萄节正式开始,已年近古稀的太阳村创始人张淑琴首先致词,她表示太阳村23年公益路风雨无阻,是各界朋友给了太阳村人力量和希望。这是一条有头无尾的崎岖山路上,也是一条充满真情的爱心之路,更是各界爱心人士用爱心给孩子们筑起的一条希望之路。 孩子们的节目演出开始了,不少熟悉孩子们的朋友发现他们又长高了!张淑琴告诉朋友们,太阳村的孩子爬着爬着就会走了,跳着跳着就长大了!不管是小的还是大的,新来的还是走掉的,在孩子们心里,爱,是永远不能忘记的!
-
【千寻生活】涟源一中爱心助学会携手中华儿慈会募捐扶贫助学款30万元2017-09-13近期,涟源市第一中学爱心助学会携手中华儿慈会联合开展"涟源一中助学圆梦"募捐活动。截至9月10日,共筹集扶贫助学款302104元。 此次活动借助腾讯公益平台,发动学校师生、家长和社会各界爱心人士共计730余人次参与捐款,并得到腾讯基金会、深圳市中天元集团、上海达尔威贸易有限公司等多家单位的大力支持,获得配捐110905元。这些善款将按照中华儿慈会项目目标书的要求,用于奖励和资助高中贫困优秀学子完成学业。 涟源一中爱心助学会由涟源一中爱心校友发起,经涟源市民政局批准登记,成立于2012年4月,是一个非营利性的民间慈善组织。五年来,助学会以"济困助学,服务社会"为宗旨,对家庭经济贫困、品学兼优的高中学生通过奖学、助学的方法进行帮扶,激励贫困学生发奋读书,立志成才,圆梦大学。到目前为止,共有600多名优秀的高中贫困学子获得了助学会的奖励和资助,得以完成高中学业。
-
【中新网】中华儿慈会设立“圆梦”专项基金资助困难烈士后代2017-09-13中华少年儿童慈善救助基金会(简称:中华儿慈会)“圆梦”专项基金成立签约仪式12日在北京举行。 中华儿慈会表示,设立“圆梦”专项基金的目的是发动全社会力量共同资助在生活、教育、疾病治疗等方面有实际困难的烈士后代及困境儿童。 据介绍,目前,全国有名、可考证和收入各级《烈士英名录》的仅有193万余人,近几年还有很多因公殉职、见义勇为的英雄人物。尽管中国对烈士设立了褒扬金、一次性抚恤金等,烈士遗属也享受医疗优惠、住房优先优惠以及子女入托、入学、就业等优待政策,但“烈士流血,子女流泪”的现象仍在一些地区存在。 中华儿慈会理事长兼秘书长王林说,希望社会各界爱心人士关注“圆梦”专项基金,并各自发挥资源优势,帮助更多有实际困难的烈士后代和困境儿童。 中华儿慈会表示,该基金将按照要求,有组织、有计划、有步骤、持续地从组织保障、物质保障、精神保障三个方面开展心理关爱和家庭救助帮扶活动,建立健全快速反应、动态跟踪、意见反馈等一系列机制,确保英烈子女健康成长。 一是打造“红孩子心理关爱活动”。针对英烈子女群体特征和年龄段成长的规律特点,首先从心理关爱的角度让烈士子女和其他同龄孩子一样健康快乐成长、让英烈在天之灵得以慰籍。 二是开辟“红孩子快速医疗通道”。借助社会医疗资源,优先建立英烈子女和贫困儿童的基因储存、眼疾筛查、基因检测等健康成长档案,做到疾病提前预防和及时诊疗,充分保障其身体健康。同时,还将与“回家的希望”专项救助资金、公安部打拐办等儿童权益相关的活动与部门紧密联络沟通,共同对困难儿童的家庭生活、身体和心理康复,以及健康成长给予持续的关注和帮助。 三是推动“红孩子教育资助”活动的开展,为解决贫困儿童日常用品和学习用具的短缺,“圆梦”专项基金将通过社会捐赠的善款和物品来进行帮扶。
-
【 一刻talks】102位地震孤儿与我生命赛跑 | 何江萍 一刻第644位讲者2017-09-12